时评丨换男友烂手脚?谁在纵容未成年人女德班大行其道
“女子换男朋友,手脚就会烂掉,最后要锯掉。”
“柔,是女人的根;顺,是女人的本。”
“男为大,女为小。”
……
▲“温州传统文化促进会”夏令营课上出现女德宣讲的内容 图据梨视频截图
作为一名新时代女性,看到这样散发着酸腐气息的奇谈怪论,笔者表示已被惊掉了下巴;作为一名幼儿的母亲,看到这些男尊女卑、封建糟粕的厥词,竟是传统文化促进会亲子夏令营的授课内容,笔者在震惊之余,更有难掩的愤怒。
没想到,臭名昭著的“女德班”又卷土重来了。
此前,媒体曾曝光过数位所谓的“女德”大师,打着宣扬传统文化之旗号,到各地宣讲行“招摇撞骗”之实。诸如“忍让是大智慧,我们女人一定要忍,还有总挨揍、挨人欺负的人,她不爱闹病。”“你家男人是你前世养的一匹马,你是这个马的主人。前世你打它,这辈子他打你……”如果说,成年女性面对这样低级的洗脑,尚有一定去伪存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次被曝光的女德班则将目标锁定于未成年人,无疑更具欺骗性和危害性。
去年11月,有关辽宁抚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女德班”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和热议,随后,当地教育局通报称该校“女德班”教学内容中存在着有悖社会道德风尚的问题,要求其立即停止办学,遣散学员。而通过媒体调查,此次的“温州传统文化促进会”与去年已被关停的“抚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公众号“温州传统文化促进会”上搜索到的内容
可以说,此次被曝光的温州传统文化促进会办的亲子夏令营,实是去年已被叫停的辽宁抚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女德班”的死灰复燃。只不过,这一次盯上了5-18周岁的未成年女童。对这些未成年人来说,正值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沉滓泛起、重拾糟粕的授课内容,往轻了说是污人耳目,往重了说是损人心智,将严重影响这些女童正确择偶观、婚恋观的建构。
提及女德班,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其“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干着封建糟粕的事情”。其实,翻阅我国历史上那些讲述封建社会妇女规范的经典著作,例如《女诫》《女论语》《内范》《女范捷录》等,囿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中固然有值得现今摒弃的糟粕存在,却也绝非一味贬低妇女,让女性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低到尘埃里”。
以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所撰的《女论语》为例,这是一部女子训诫书籍。这本书共十二章,每一章都详细规定古代女子的言行举止和持家处世事理。其中撰文有“夫若发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让,忍气低声。莫学泼妇,斗闹频频”之语,看似是一味要求妇女隐忍。其实,别忘了上面还有一句“夫有恶事,劝谏谆谆。莫学愚妇,惹祸临身”。这样看来,一千多年前的古代社会对于妇女的要求,都绝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难道时代进步到了今天,还有人在唆使我们的下一代为“男尊女卑、男大女小”这一套埋单?
仔细审视被媒体曝光的几起女德班乱象,有打着国学的旗号,对传统文化进行曲解误读的;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用奇谈怪论吸引眼球的……究其根本,不难发现,这些宣扬的所谓女德,不只是缺德,更有进行精神控制的思想邪教之嫌。
值得警醒的是,社会经济文化都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何还有这种“三观不正”的女德班大行其道?还有哪些机构打着宣扬国学的旗号,翻故纸堆里的封建糟粕借机敛财?还有哪些教育培训单位打着夏令营、亲子营的旗号,将捞钱的魔爪伸向了未成年人?……
愤怒之余,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女德班乱象,我们除了禁止,还没有更为严厉的连根拔除的处罚举措?媒体曝光的冰山一角背后,还有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欺骗与危害?
文丨 白镜
编辑丨 汪垠涛
如果您发现本新闻有虚假不实等问题
欢迎向我们后台留言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