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一世英名,死后却被败家儿子给连累,身败名裂
现在一提起“二代”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比较反感,这些人基本上就一个特征:仗着家里的显赫权势或者是雄厚资产,整天目中无人,藐视法纪,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全社会都应该围着他转,一旦出现自己和别人冲突的事情,将就自己没商量。这样的事情出多了之后,他们父辈的名声也都给糟蹋够呛,这就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来另一个词汇——坑爹!
说实在的,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在今天,在古代也是屡见不鲜,一个人可能一辈子清正廉洁,盖棺论定之时也是盛誉遍天下,可没过几年,就受到不孝子孙的连累,不但自己一辈子奋斗的成果被毁坏殆尽,就连死后声名也是难以保全。在这一点上,唐朝初年的房玄龄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关于房玄龄本人,我们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初中时候就学过:唐太宗身边两个非常重要的谋臣,分别是房玄龄与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划全局,遇到问题善于从大局出发考虑对策,而杜如晦则擅长下决断,他的判断力准到连唐太宗本人都不得不服,合起来就是“房谋杜断”,正是这两个人帮助唐太宗开创了大唐盛世,所以这功劳自然是不肖细说。
可惜的是,这么厉害的父亲,偏偏就有那么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房玄龄的次子叫房遗爱,因为父亲的关系,他娶了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房遗爱为人懦弱没骨气,对高阳公主唯命是从,高阳公主本来就是娇生惯养的主,在宫里都跋扈惯了,现在一看自己老公这么个德行,更是肆无忌惮,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俩人就那么凑活过日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阳公主结识了玄奘的大弟子——年轻英俊的辩机和尚,俩人一见钟情,很快就搞到了一起,对于这件事情,房遗爱是心知肚明,可他既不敢得罪公主,又不敢让周围人知道这事丢人,所以他不但不跟公主计较,反而给他们制造在一块儿的机会。后来,唐太宗知道了这件事觉得颜面尽失,盛怒之下把辩机腰斩于市,然后对高阳公主严加管教。可惜高阳公主不知悔改,等到唐太宗一死,立马召集一帮男宠在府上寻欢作乐,房遗爱照旧是睁只眼闭只眼,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可就是这样,也保不住不出事,房玄龄生前被封为梁国公,他死后,这爵位由他的长子房遗直继承,高阳公主不甘心,就污蔑房遗直调戏自己,想着把老大干掉,然后让房遗爱继承爵位,房遗爱明知自己哥哥冤枉,也不敢吱声,就任由皇帝发落。好在这李治还算是明智,派长孙无忌亲自审这案子,最后还了房遗直清白,高阳公主见状,恨得咬牙切齿,就联合了一帮反对李治的政客,企图发动政变把李治逼下台,然后扶植自己看好的李元景,结果事情败露,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双双被处死。
房玄龄一家也因为这个事被牵连,房遗直被贬为平民,房玄龄本人也取消了原先的配享太庙待遇。就这么的,房玄龄一辈子的丰功伟绩被他那个软弱无能的儿子和来自皇宫的儿媳妇给毁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