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生气的时候不要憋着, 想发泄就发泄出来吧!
乐乐原本是开开心心的和妈妈一起参加这个儿童活动的。走在路上了了还和妈妈热烈的讨论,如果主持人让他上台表演节目。他要不要参加的问题。妈妈说,如果是让他上台表演舞蹈就一定会支持他,因为乐乐的舞蹈跳得可棒了。
活动现场,有许多小朋友当主持人邀请小朋友上台表演唱歌时。所有的小朋友都举起了手,乐乐也要举手,却被妈妈拦住了,“等一下先让别的小朋友表演吧,”妈妈说,“等你等一下你再上去。”乐乐撸着嘴不吭声。
活动结束前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小朋友们的舞蹈比赛。可是就要进行舞蹈比赛时,下起了大雨,由于活动是露天的,人们一哄而上,妈妈抱起了乐乐跑进附近的屋子里躲雨。
进屋之后,乐乐就开始埋怨妈妈,妈妈也很生气,喊到,“你赶紧闭嘴,你再不闭嘴,我打你,”乐乐满肚子委屈,但是接妈妈发这么大的火,赶紧闭上嘴巴不吭声了。
但是接连好几天了,乐乐都没有露出过笑容。妈妈发现,虽然乐乐的确变得听话了,却经常发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每个人都有情绪,孩子也是一样,他们的承受能力差。也不懂用大道理来开解自己。要他们很快地调整心态,做到豁达开朗,似乎有些苛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把情绪发泄出来。这样对他们的身心都是有好处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暴露出情绪方面的问题,他们或整天闷闷不乐,或一触即发、暴跳如雷,自我控制能力差,攻击性行为多。在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如父母没有给买想要的玩具,饭菜不合口和小伙伴产生冲突的等等,常常会产生不良情绪。对此,有的家长常用打骂、训斥的方法强行制止,有的则一味迁就,无原则不计后果的忍让、满足……这样做的后果,要么是孩子不哭不闹,养成了孤僻、封闭性格;要么是孩子我行我素,走上了自我膨胀之路。
那么究竟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疏导宣泄不良情绪,形成健康心理呢?
1、倾诉心声 孩子需要倾诉,倾诉能让他们化解烦恼。
我们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象、体验孩子的感受,并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加以分析。有研究表明,描述情绪对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有松弛作用。其次要善于观察孩子,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应多问一问。如“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嘛,讲给我听一听把。”这样,不仅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倾诉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表达埃及情绪的能力,同时也释放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从中获得了自我调整的力量与方法。
2、转移注意
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特别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家长可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不愉快的事情上转移到新奇、有趣的事物上来。如孩子走到玩具柜前要求买玩具,未达到要求,很愤怒,我们可以立即转移他:“看,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先去看一看!”,这样边走边看边讲故事的过程中,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孩子往往会破涕为笑,所谓“孩子无气肚”即是这个道理。但同时我们又应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交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告诉他们,当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暗暗说“不能打人”“不能摔东西”,或者不高兴时想想其它高兴的事。
3、适度宣泄
有时候,我们不妨给孩子一个具体的空间,一定的时间,适度宣泄一下,情绪自然就会好转。以宽松的心态和宽松的环境,让孩子“闹就闹吧!”比如,孩子生气时,你可以塞给他一只沙发或一个枕头,供他疏泄怨气,也不妨随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吼一吼,叫一叫……但时候一定要讲道理,让孩子分清是非,明辨事理。总之,正确地认识加上科学的方法能帮助幼儿逐步提高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并适度疏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幼儿身体、心理的健康及和谐发展。
4、 孩子宣泄过后,记得要拥抱他。
不管对他孩子造成困扰的是不是父母。作为父母一定要鼓励男孩,给男孩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我会站在你这边,我相信你能走出来。”“虽然我很气愤,但是令我们感到温暖的是一样的很多。“发泄加拥抱,能让男孩感受到温暖和亲情。鼓励男孩变得积极乐观,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总之,当发现孩子情绪不对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横加指责或刨根问底。否则可能导致争执的深渊。要想办法为孩子的心理减负,让孩子把需要的发泄都发泄出来,这样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