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恋爱结婚可以自己选择
记得在十八九岁的时候,看了一个很奇葩的故事,具体的细节描述记得不太清楚了,但大致的意思很清楚。
说是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博士,因为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就很严格,父母从小给她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所以从小到大,她都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每每都是同学父母嘴里的榜样,老师嘴里的好学生,自己爸妈心里最听话的孩子。
有个让人羡慕的工作,再加上她很棒的能力,应该说,这样一等一的好条件,谈婚论嫁真不是个问题。在普通女孩的眼里,谈恋爱是再顺其自然不过的事了,可就是偏偏在这么优秀的姑娘身上,谈恋爱却成了比什么都难的事情。
尝试了几次,总是以失败告终,她越来越发现自己与正常的恋爱结婚流程,总是格格不入,她开始否定自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结婚。
于是,她决定走自己的路,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希望中生活,她要为自己活一次!既然不适合结婚,也不想委屈自己过以后的人生,眼看着自己的年龄也不小了,索性找一个条件跟自己差不多的男人,偷偷借来他的种子,生个小孩,也了了自己喜欢小孩的心愿!
想做就做,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戏剧性的笑话,总之,她的想法成功了,结果就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在妈妈一个人的照顾下长大了。
更巧合的是,在一个大型超市里,小男孩跑丢了,找不到妈妈了,是一个跟他长得很像的先生,把他送到了妈妈手里,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
当时那个年龄的我,很会幻想,觉得这是个很好看的故事,自己想着,如果我到了一定的年龄,那个另一半还没有出现的话,我也要把这个故事变成现实。现在想想,很奇葩。
没有想到,我最近看了现实中的奇葩小故事——关于未婚妈妈生小孩、养小孩的故事。
说是现在大城市里,有些单身女性,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因为时代的进步,她们不再委屈自己的生活,想以自己的能力争取自由的生活。
于是,这些未婚妈妈努力甩开人们对她们的种种误解,争取着属于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前几年,我们国家没有规定给她们的孩子落实户口,所以,她们不得不去国外生宝宝落户口。还好,现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允许了非婚生子女随母上户的规定,她们一致表示很感动,孩子以后也可以在国内上学了。
她们不用在事业跟家庭之间扰心,不用总是要做出两难的决定,至于升职的关键期,她们也不用担心,直接把自己的卵子冻起来,以后有时间了,再要宝宝也不迟。
她们觉得,其实这样反而更轻松,因为家庭关系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没有婆媳问题,没有夫妻纠纷,孩子的教育问题,她们自己说了算,一个人决定孩子的所有事,跟一般的双亲家庭比起来更容易些。
未婚妈妈们也不是没有想过谈婚论嫁的事情,她们也有过努力,可是不想将就着过以后的生活。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想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上,或是不想把自己的事业耽误在家庭琐事上,也不想把自己应该有的自由生活浪费在与另一半的无用磨合上,她们都有着自己很独立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母性最温柔、慈爱的一面。
她们的生活同样是精彩的,她们的能力也足够抚养孩子,所以她们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就如她们说的:“我养一个小孩就够了,何必再养一个‘巨婴’老公?”是呀,这虽然不是一个很提倡的话题,但也揭露了一部分夫妻生活的现实。
很多的老公总是想抓着两手的理由,一手想着要自己的妻子独立,一手想着要自己的妻子做着所有的家庭琐事,把照顾自己的任务还理所当然地推给了妻子。
一部分男人的生活能力一再下降,自己在事业上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而意识上却给了女人更多的要求。还好,有一部分自己有能力的女人,选择了说“不”!
就像一位未婚妈妈说的:“生小孩是自然赋予女性的权利,跟结不结婚没有关系,如果我们自己准备好了,应该想生就可以生。”
还有一位妈妈说:“小孩不需要按照我的模样去生活,她的人生是她的。只要她喜欢做什么事情,我支持她,我总是告诉她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让她自己多去尝试,而且在过程中肯定自己,不是只在意结果。自己要尽量足够优秀!”
曾经是最“听话”的小女孩,长大了努力做个不“听话”的妈妈,我们不鼓励,但我们更佩服,佩服她们终于有勇气为自己而活了。
这是一个很奇葩的群体,我们不去讨论她们的对错,生活是自己的,谁都有选择的权利。与其把坚硬的评论说出来,不如以柔软的方式想想我们自己,如何让自己在自由、婚姻、优秀间,可以大胆的去选择呢?
想想看,作为妈妈的我们,在过好婚姻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努力给孩子做个榜样,要孩子知道,妈妈可以更优秀点,更独立点,更自信点,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