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爱说谎”? 了解原因才是解决的关键
文│慢妈
这几天幼儿园开学,我早早就给乐乐准备好了去幼儿园要用的东西。但是,到了开学那一天,起床叫他的时候,他说他肚子疼。没办法,只能跟老师请个假,先不去幼儿园了。等到我说不去幼儿园了,乐乐就精神焕发,开始高高兴兴的在屋里玩他的玩具,丝毫没了肚子疼的症状。
乐乐成了说谎话的孩子,但是,我也没有特别着急。他两岁多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晚上睡觉的时候,关灯躺在床上,他老是说他想拉便便,等到我把灯打开,让他去拉的时候,他又蹦蹦跳跳的跑到客厅去,根本就没有要拉便便的意思。
了解到他这是通过说谎话,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下次再那样做的话,我就不听他安排了,让他在床上老实呆着,翻几个身也能安然睡着。
提到说谎话,可能大家都比较头疼,为什么孩子那么小,却满嘴跑火车。那是我们误会他们太深了。用我们大人的道德观来责任孩子的撒谎对于孩子来说有些不公平。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并不能很好的区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就像乐乐过家家的时候,老是把各种的东西当成蛋糕递给我,让我快吃。每一种颜色的玩具,都对应这某个口味的蛋糕。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孩子充分发挥着他的想象力。这种情况,我们当然不能说孩子撒谎来面对他。
但是,如果面对孩子撒谎,我们大人就不管了吗?
当然不是。我们要先找到孩子撒谎的原因。
有些“谎言”长大了就好了
心理专家说六岁之前的孩子说谎,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分不清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所以他打碎杯子以后也不承认是自己打碎的;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找借口来逃避。就不如不想去幼儿园,就说自己不舒服;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自己幻想的东西当做真的存在。比如,想要某个东西,就说自己已经得到了。
这些都是孩子某个阶段的特征,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但是家长对待孩子,一定要做到诚实有信,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大人不对孩子说谎,就能让孩子认识到哪一种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有些谎言要及时制止
如果孩子是出于逃避责任的明显的说谎,家长就要及时的告诉孩子那是错的,以免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而如果是恶意的谎言,要及时的教育孩子,对错一定要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