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冷天的谁家宝宝还夜尿? 三步小儿推拿帮助宝宝一睡到天亮

2018-01-28 12:58:18 还夜,一睡,冷天

5岁的孩子,无法自主控制尿意,至今使用尿片,尿在尿不湿中,和人家周岁内的孩子无异。如果老师不协助白天一次次清理孩子可以一次次在同一块尿布中拉.....老师因此也焦头烂额,同班那么多孩子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孩子耗费所有精力,因此提出让孩子在家休学,调整好后再来学校。这在饭桌上说真心的想想孩子的这种痛苦也真让人唏嘘揪心。

这种年代的孩子70、80后因为当时没有现在的生活条件,受到饮食、天气、穿着条件等情况影响,这类情况发生的孩子还较为常见,但随着条件的改善,目前周边已经很少听说这样的孩子,如果存在,家长则需要警惕辨别是否是小儿遗尿的现象,并积极及早给予治疗。

请输入图片描述

怎样才算小儿遗尿症?

正常情况下,根据小儿生理发展的过程看,孩子在3-4周岁应当能正常控制排尿,如过了此时期,孩子排尿仍不能控制,频次达到每周两次以上,持续超过六个月则论定为遗尿症。

这一类疾病男孩比女孩发病率高,且多数表现为夜遗尿,晚间睡眠期间尤其突出,有些甚至伴夜惊、梦游等行为异常。

小儿遗尿的致病原因?

西医将夜尿分为原发性个继发性,原发性就是孩子从出生到就诊一直历来就有遗尿现象,继发性是指曾有停止遗尿现象达6个月以上,之后又复发遗尿。排除一些因疾病导致的原因,原发性遗尿的原因尚未明确。

目前研究可以证实可能与之有关的因素有遗传、疾病原因(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但如果就此症状群体数量看,这种疾病原因导致的占非常小一部分,大部分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中医认为遗尿主要发生是由于脏腑虚寒所致,或者因病后体虚、肺脾气虚不摄导致。

小儿遗尿的观察判别

如果您的孩子超过3周岁,且按照上述频次判断确实符合医学上定义的遗尿现象的话,首先应当引起重视,建议可以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因为某些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就会引发遗尿的现象,需要医生协助进行排除是否是疾病因素导致的遗尿,并作必要治疗。

如果排除了上述可能是,则可能是孩子个人精神因素、排尿习惯导致,需要家长在家自行进行习惯养成和培养。

要点一:行为习惯培养

七个月开始的孩子一般已经可以开始独坐,九个月左右孩子上身可以稳定支撑体重时,便可以开始采纳儿童座便器进行习惯培养,育儿久了便会发现孩子随着月龄的增大在排便逐渐形成规律的同时也会在排尿上有一定规律,一个奶饱的孩子,一般会在喝奶的同步尿布产生热感,或在喝完奶后至第二次喝奶中间,消化的中途排尿。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孩子喝完奶后尿布更换前尝试让孩子有五分钟左右的坐座便器习惯,开始的孩子会非常新奇之后会慢慢成为一种习惯,每次坐座便器便能接住部分尿尿。

有些家长会觉得这么做会非常麻烦,毕竟月龄小的孩子不能完全靠座便器就脱离尿布,实际为多此一举,但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早期的适度认识对孩子习惯培养非常重要,也可以为后期完全脱离尿布作准备。

要点二:夜间控制饮水/喝奶

有很多孩子睡觉前有习惯喝大量水或者奶后才睡觉,此类情况很容易引起孩子在深度熟睡时膀胱充盈又不自觉,一定程度上也容易产生夜尿现象。

家长可以尝试调整孩子的摄入习惯,在睡前时减少部分饮水/喝奶量,也可以将此部分奶量调整到白天补充。

要点三:加强营养、避免惊恐

注意日常孩子饮食的全面营养,避免挑食,挑食的宝宝也可以通过改变料理方式的手法来促使宝宝摄入均衡营养。

孩子日间避免激烈运动与游戏,尤其在睡前需要保持心境平和,可以给宝宝一个平日喜欢的玩具作为安抚,喝奶同时保持坐、抱等姿势,避免追逐玩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