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组织孩子看杀猪: 增长的是见识, 毁掉的是三观

2018-01-28 17:30:09 杀猪,组织,见识

近日又有一家幼儿园爆红网络,这所幼儿园的600多名儿童,在幼儿园老师的组织下,站在操场上看老师解剖一头猪。

这名老师一边拿着猪的内脏,一边给孩子们讲解猪的一些基本生理构造。

有记者采访他:您为什么要组织这样一场活动呢?

他说:一方面是为了让幼儿体验春节的气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孩子们增加见识。

好吧,这见识是增加了,至少知道哪个是猪的肠子,那颗是猪的心,猪尾巴割下来,还能当下酒菜。

但我想问下这位老师,给幼儿看这些真的好吗?

你是要让他们以后一个个成为杀猪的屠夫,还是想让他们从此不敢吃猪肉呢?

当然,一些胆子比较大的幼儿,看什么都无所谓,因为他们只是觉得好玩、热闹。

但对另一些孩子呢,是不是晚上会噩梦连连呢?

2

我上学那会儿,每家每户基本都养猪,对于猪的喜爱,不亚于对于家里的小狗的宠爱。

每天放学,我们会跟着妈妈去拔一些猪草回来,还会跟着她去喂猪。

猪圈里的小猪和母猪睡成一团,猪食一放下,都拼命地开始争抢。

母猪从来不懂得谦让,小猪就在夹缝里嗷嗷大叫。

这种情形欢乐而逗趣。

但就算我们知道,猪的目的在于养肥之后被宰,但当杀猪的那一天来临,我们这些孩子还是会被大人赶进房子,然后听到猪的叫声,在空气中弥漫。

最让人听得撕心裂肺的当然是午夜被宰的猪的叫声。

我家后面的那户人家,是养猪大户,每逢过节,必杀猪,而屠宰的时间一般放在凌晨,于是,我童年的记忆里,听得最多的就是猪被宰时的叫声,声音嘶声力竭,听得人毛骨悚然。

所以对这么小的幼儿来说,这种血腥的场面还是应该避免让他接触。

越小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越不完全。恐怖的画面会刺激儿童的神经,如果经常受刺激会影响儿童的神经发育。

即使十岁以上的儿童,也应该尽量让他避免接触血腥、暴力的场面或者电视画面。

因为幼年的刺激,会让他以后的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官能症。

一些暴力、残忍的场面会在幼儿的头脑中停留很长时间,不仅导致孩子做恶梦,还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

3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有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他们将一班孩子分成A、B组:

A组:实验人员A1走进房间,在孩子面前拍打、殴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后扬长而去。

B组:实验人员B1走进房间,跟孩子们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没有出现任何暴力动作,然后离开。

随后,A组的全部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殴打波波玩偶的行为;

B组,几乎没有出现暴力行为。

从以上的实验,可以充分说明,孩子会通过观察,进行模仿,并把这种行为付诸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所以这个学校组织看杀猪,对儿童来说,无疑是血腥的,非常残忍的行为。

那么他们会不会把这种行为带到生活中去呢?

4

我听一位搞心里咨询的朋友讲到一个故事:

他曾经给一个十岁的小孩做过一次咨询工作。

那个孩子看起来特别胆小,走进来不是坐在最中间的位置,而是坐在角落,而且根本不敢把目光投向房间里的人。

孩子说:老师,我一个人一走到较暗的地方,总感觉旁边有人,而且准确地来说,是我看多过两次,最早一次是三岁左右,是真的能看到白影人影的那种!他们都不相信我看到了,但是我真的看到了!

朋友问他:“你是不是小时候,看了很多的恐怖片?

那个孩子直言不讳:其实,我害怕看恐怖片,但我爸妈都很喜欢看,他们看的时候,我就不自觉地看到了。

这个孩子,现在只有十岁,却沉迷暴力、血腥的网络游戏,不愿意和别人接触,内心抑郁而敏感。

不得不说,父母在这件事上,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西方,电影是分等级的,有些暴力、血腥的电影,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是不能观看的。而在中国,则没有这样的划分。

所以很多时候,爷爷奶奶看战争片,孙子孙女也在一旁观看。

爸爸、妈妈看爱情片,女儿、儿子也在一旁看。

不要怪孩子有暴力倾向、早恋,因为他们正是这些充满欲望的镜头,刺激了孩子的感观。

要懂猪,不必真去看杀猪,我们有那么多的绘本书籍,有专门介绍动物的视频,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手段达到目的。

让孩子体验血腥和暴力,这是最残忍,也是最无知的行为。

见识是增长了,可扭曲了孩子的三观。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