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太晚影响大脑发育, 四招改变宝宝睡觉习惯, 不做“夜哭郎”

2018-01-28 18:33:38 夜哭郎,四招,太晚

“天惶惶,地惶惶,我家中有个夜哭郎。走路的君子看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以前,在民间乡下常有一些这样的“告示”,出现在街头的线杆上。贴这些“告示”的总是一些家有“夜哭郎”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宝宝总是在半夜哭闹、惊醒,吵得全家不得安宁。当然这只是一种迷信。

但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新生宝宝在夜间哭闹不睡,啼哭不止,而到了白天又熟睡不醒,一副很安静的样子。宝宝这样不分昼夜,把家里大人弄得心力交瘁,不止伤大人,其实也伤孩子。

近期一项全球关于0-3岁婴幼儿的大规模网络问卷研究表明,亚太地区婴幼儿的睡眠时间显著少于欧美国家的同龄儿童,不仅如此,中国宝宝存在的睡眠问题,仅次于印度,位列全球第二。睡眠浅、易惊醒对宝宝大脑发育十分不利。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改变家里的“夜哭郎”的睡觉习惯吗?下面小编教大家四招改变宝宝睡觉习惯,不做“夜哭郎”!

一、黑暗睡眠法

睡颠倒宝宝的家长这样做,就是创造一种黑暗的氛围。据统计,黑暗环境入睡,对褪黑激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提升睡眠质量。所以在宝宝入睡时,关掉大灯创造一种昏暗的环境,利用白天和晚上的差别暗示宝宝该睡觉了。

二、夜醒安眠法

有些宝宝半夜会醒来哭闹,要奶吃,哼哼唧唧的,家长一定要持观察状态,先眯着眼装睡,可别宝宝一哼唧你就立马起来喂奶,让宝宝学会适应,不要产生依赖性,慢慢的会增加宝宝夜间睡眠时间的,真到了宝宝大哭的时候再喂奶哄宝宝睡也不迟。

三、音乐法

当宝宝被有规律且轻柔的音乐节奏所吸引,脑电波频率会与音乐产生一种交流,这种互引作用能使宝宝心理放松而平静,从而能够促进宝宝睡眠。

四、嘘拍法

据说,鱼有7秒记忆,而3个月宝宝脑子里不会同时出现第三件事,所以,当你发出其他声音吸引宝宝注意时,他便会忘记哭闹。家长可以一边轻微拍着宝宝背部一边发出嘘嘘的声音,这样宝宝就会很快的进入梦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