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你打我你还有理了? ”

2018-01-17 03:02:51 还有,妈妈

(1)

@文即是玩:打一顿就行了,现在这孩子们的臭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峥嵘岁月:孩子就是孩子,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吗?不听话就打,少废话!

气头上动手打了孩子,过后看着他那稚嫩的脸、无辜的小眼神儿,肠子都悔青了!

无数次告诉自己,下次一定好好的跟他讲道理;

可又无数次,恨得牙痒痒,不打一顿简直就难解心头之恨。

养育哪有那么简单。

语言上的教育并不是万能的。

(2)

孩子有他的路要走,很多时候你的教育然并卵

记忆中小孩子挨打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少我是这么过来的

打孩子的初衷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下次不再犯。如果孩子已经知道自己犯错了,挨打就没有必要了。

(3)

周六的早上

吃了早餐后在小区公园晃悠了一下

“ 哭哭哭,就知道哭,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啊,跟我哭有啥用 ”

瞬间孩子的哭嚎声、妈妈的怒斥声充斥着这片空间

孩子哭不停

孩子妈更是气得不行

“还哭哭哭,丢人不 ”

场面是孩子又被他妈狠狠的揍了一顿

这个时候孩子哭的更凶了

……

“妈吗,你打我你还有理了”

我没听错吧

气头上

孩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那个大概是孩子的奶奶吧

上来就护着孩子,拽着孩子的手走了

只剩孩子妈还僵在原地

这是被孩子气昏了头

打不动了

还是被孩子的那一句话问住了呢?

(4)

家长的想法很奇怪

总希望孩子是那个强壮的打人者,不愿意孩子是那个被打者

哭,就是懦弱、没用,搞不好再被揍一顿

孩子被欺负原本就委屈,加上这一顿揍,心里越发的觉得自己没用了吧。

教育要是如此

孩子还能养育的好么?

做错事理应承担自然的后果:

打人的孩子此时最应该被告诉此种行为不对,给被打的孩子道歉,若是知错就改倒也无妨,但是把打人当做自己强大的本事那就坏了,这种孩子才是最应该被教育的对象,至于你采取何种方式那就看看孩子的态度了。

ps:若是执拗,打一顿再教育又何尝不可?

“妈妈,你打我你还有理了”,孩子该是有多么的不满和气愤。

此时问题已经不是孩子之间的事情了而是妈妈的不接受不谅解。

此时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妈妈的怀抱和安慰最能让孩子找到安全感。孩子之间打架本小事一桩,经大人这么一搅合矛盾就升级了。

以暴制暴、哀其不争、怒其柔弱,大部分家长的惯用招数,罪恶的根源是父母的态度和行为。

面对孩子,你最缺的就是冷静明智

(5)

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最怕不跟你说

蹲下身子,告诉孩子:“吃点小亏没事,妈妈相信你是小小男子汉,不跟他斤斤计较,打人是不对的,来,让妈妈看看,哪儿疼了……” 换个方式会不会更好呢?

(6)

今日分享一句话: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