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厕进阶教程
最近小小嫚儿正在进行如厕训练。我的观点是对于宝宝如厕这件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任不管,要有策略有步骤的进行。就当是完成一项工作计划吧。顺利陪伴宝宝掌握如厕技巧,一定也会很有成就感的,毕竟宝宝是爸爸妈妈们这辈子所做的最大的项目之一吧。
1、背景收集:宝宝会告诉你:“我是否成熟到可以训练排便啦”。
理论上讲,无论男女宝宝,在1.5岁到2岁之间,他们的膀胱和直肠肌肉就逐渐发展到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啦。生活中,宝宝的一些信号也告诉我们,他们在日渐成熟。比如,宝宝们由出生时的一天数次大便,逐渐变成一天1-2次大便,每次大便的量比较多。小便次数也由多变少(妈妈们换尿不湿的时间逐渐延长)。有些宝宝在大便或小便之前会出现脸红,哼唧,肌肉紧张等表现来提醒妈妈。细心的妈妈在开始宝宝如厕训练前,可以列表记录宝宝一天大小便排泄(换尿不湿)的时间,以及相对应的事件(如吃饭后,喝水后,喝奶后等),以便了解宝宝排大小便是否已经形成规律,来决定是否开始排便训练。
2、制定目标:我们可以将“成功训练宝宝自己如厕”的目标分解成白天摘掉尿不湿(一般比较容易完成)和夜里不尿床(一般在白天成功摘掉尿不湿后再完成)。然后再细分为控制小便和控制大便的目标;细分为喜欢便盆,协助如厕和自己脱裤裤等阶段目标。宝宝学会如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比较成功的训练也要花费至少1周以上的时间,如厕训练不顺利的宝宝甚至需要暂停一段时间再重新开始,这也是很常见的。
3、项目措施:
3.1选对时间:如厕训练一般选在天气转暖的5月份之后进行。在寒冷的冬天训练如厕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宝宝如厕训练,以白天在家只穿一条松松的薄裤子时开始为宜。训练小便的时间一般选在喝奶或饮水后半小时左右,早觉和午觉醒后,晚上临睡前。训练大便的时间可以选在早餐前后或者午晚餐后进行(早起直肠括约肌比较松弛,有利于排便;三餐后因为胃-肠反射的存在也有利于排便)。
3.2 模仿性游戏:模仿性学习是1岁以后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游戏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如果宝宝已经接近一岁半,并且恰逢暖和的季节,宝宝已经出现了上述能够控制大小便的生理信号,那么,在白天坚决脱掉宝宝的尿不湿,给他/她穿上宽松的整裆裤,我们开始模仿性如厕训练吧。选择一个体型较大的,宝宝喜欢的玩偶,告诉并示范给宝宝看小熊(玩偶名字)会蹲蹲,会坐盆盆。不妨准备好含水的塑料袋在小熊下蹲时能有“尿尿”排出来,准备带颜色的橡皮泥或面团示范小熊是如何把“便便”排在盆盆里的。尿尿时,可以配合“嘘嘘”的声音刺激,便便时则配合“恩恩”的声音,有助于“小熊”和宝宝形成条件反射。坚持每次喝水喝奶,睡觉前后都带小熊和宝宝一起上厕所,大家排队如厕,今天小熊第一个,明天宝宝第一个。这样既培养了秩序意识,又容易引起宝宝对如厕的兴趣。如果没有小熊,父母的亲身示范几次也会有很好的效果。适当夸大想上厕所前的表情,用语言同时配合动作告诉宝宝:妈妈/爸爸要去厕所啦,聪明的宝宝一定也会模仿,成功如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