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能反映宝宝的健康状况, 作为宝妈你看的懂吗?
文|秘籍君
我们总说孩子是爸爸妈妈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这句话还真没毛病,每个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不会,可不就是每一次大小便都要爸爸妈妈的照顾嘛,那爸爸妈妈们有没有细心地观察过宝宝的大小便的情况呢?
新生宝宝的大小便是判断宝宝健康的重要依据,这可是一份非常合理又靠谱的,反应宝宝健康状况的晴雨表。爸爸妈妈可要细心观察,学会看懂它的“晴雨表”哦。
宝宝的小便
首先,宝宝出生在6个小时后就开始第一次排尿了,通常24小时之内都是正常的,若是超过24小时还未排尿,就需要咨询医生或者跟进检查了。
其次,宝宝的尿量和尿色可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一般吃足了的宝宝小便会比较多,新生儿出生一周后的小便会明显增多,每日可达20多次,会随着宝宝长大逐渐减少。如果排尿次数不足5次还发黄,那说明宝宝没吃饱,需要增加喂养量。
宝宝正常的小便通常是清澈无色的或者淡黄色,如果宝宝排尿的量和颜色异常,爸爸妈妈还是需要多注意。
比如,宝宝尿色发黄又出汗多说明缺水了;尿量变少了又伴有腹泻呕吐、小便发白又发烧、颜色发红、次数多尿量少,这些情况就要及时看医生了。不过有时候天气原因也会有影响,爸爸妈妈还需细心观察有没有伴随着其他症状。
宝宝的大便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便,每天两到三次,从深绿色变成黄绿色,说明宝宝的消化正常,最后就会变成纯正的黄色了。
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均匀糊状不成形,配方宝宝大便则是黄色成形的。如果宝宝排便很费劲,又啼哭,可能是喂养或者消化道出了问题。若是大便中有奶瓣,可先不管。
宝宝若是大便干结,可能是纤维摄入不足或者缺水了;相反,若是水分多,说明腹泻了,需要咨询下医生;如果宝宝大便是绿色的还会有大量的黏液,说明喂养不足;
若宝宝大便像蛋花汤、豆腐渣或者果酱红色以及柏油状的黑色等,这些情况,就需要及时看医生了。如果是灰白色,那就更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了。
爸爸妈妈们初为人父人母,还需要多费心,观察宝宝的大小便的情况,以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及时就医,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今天有没有观察宝宝的大小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