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关系好的父母, 几乎都有这样一个特征, 你有吗?
文|文儿
前几天,小表弟和小姨闹翻了,不和小姨说一句话,还偏偏跟小姨对着来,小小年纪,脾气倒是还挺倔,气的小姨也不理他,两个人就这样一直僵着。
原来,小姨上周给弟弟打扫房间的时候,翻看了一下弟弟的日记,还问弟弟:“那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小女生是谁?”那一瞬间,弟弟就觉得自己的秘密都被别人知道了,感到十分愤怒,哭着喊着:妈妈我讨厌你,你怎么能这样?
小姨却觉得没什么,你是我的儿子,有什么我不能知道的。后来弟弟告诉我,他再也不想写日记了,太没有安全感了。还不如啥事都藏心里来的踏实,我听着心里倒是挺心酸了一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隐秘世界,如果父母不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孩子便会总是提心吊胆,怕随时有人推门进来,潜意识的伤害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因此,父母若还想和孩子之间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1. 明确和孩子的边界
叔本华曾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虽然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但是,你是你,他是他,你无法越过你们之间的边界,去代替他的成长。
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逐渐找到你们之间的边界,在边界内,给予孩子自由,让孩子获得内心幸福的力量。懂得放手,适时退出,才是父母的最高智慧!
2. 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孩子内心
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评估孩子的状态。比如多与孩子一起聊天,多出去一起玩,多鼓励他肯定他信任他,或者与孩子的老师交流沟通,通过孩子的行为进行判断等。不一定非要窥探孩子的隐私,伤了孩子也伤了你们之间的亲子和谐。
3. 学会和孩子平等的沟通
父母想要了解孩子的情况,“偷窥”隐私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方式。每个孩子都有着与父母交流的欲望,只是很多时候,交流的通道被冰冷地阻断,他不能获得有效的情感反馈,才把倾诉的方向转到了日记中。
收起自上而下的家长思维,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去理解他所处的环境,多认可,少指责,平等以待,让孩子得到该有的尊重,慢慢孩子得到信任和尊重,就会主动和你袒露心声。
4. 换位思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更何况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更希望可以对他十分的了解,想明白孩子心里想什么,但是,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也有隐私,我们是否愿意自己的隐私被别人窥探呢。
孩子慢慢长大有了独立意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这是好事,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想要和孩子做彼此的好友,就要给彼此适当的距离,相信跟老人同住的父母更会感同身受。当孩子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学会独处,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专注、更懂得尊重他人对于私人空间的感受。
这是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信任和尊重,相信他有独处的能力,尊重他想要独自做自己的事情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