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宝宝成长规律, 医生告诉你, 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小布丁5个个多月了,布丁妈3个月产假结束,就去上班了。小家伙由61岁的奶奶照顾,一天下来特别累;奶奶索性就把小布丁放在学步车内。这样奶奶看电视、收拾家务、做饭,都不影响。只在小布丁瞌睡的时候,才抱着小布丁。
布丁妈妈是上个月中旬发现婆婆经常让孩子坐学步车内,那时候小布丁才4个月多,布丁妈妈当时很崩溃,甚至后悔为什么这么早给孩子买学步车。克制着情绪和婆婆沟通,反复讲解、强调过早用学步车的危害。婆婆也赞同儿媳的观点,但仍旧常把孩子放在学步车内。
前天,婆婆拉着刚下班的布丁妈欣喜的说:“小布丁太聪明了,竟然能把学步车从客厅挪到厨房门口、再从厨房门口退回来,蹬到电视机前面。”边说边把小布丁放入学步车内,想让小家伙表演给妈妈看,但被布丁妈以想抱抱孩子为由拦了下来。
昨天清明节,老公和公公回老家扫墓。婆婆在客厅看电视,布丁妈在电脑前忙工作,婆婆喊布丁妈过来,布丁妈马上起身,以为孩子拉屎了。匆忙过去一看,小布丁在学步车内竟然移动着走。布丁妈妈特别心疼孩子,完全没有惊喜之心。
布丁爸扫墓回来,到家已经晚上8点多。对于之前和婆婆谈“让过早孩子坐学步车带来的危害”一事沟通无效,无奈之下,让老公这两天务必出面沟通。布丁妈不想和婆婆有正面冲突;毕竟婆婆肯出手带孩子,布丁妈很感激,也尽力维护好家庭;但是,这么早、长时间让孩子坐学步车,无疑是在毁孩子,布丁妈又急又心疼孩子。但是自己需要工作,补贴家用,又不能自己带孩子,只能拜托老公出面说。
俗话说:“天生万物,各有其性,孕育生长,亦有其时”。小布丁妈妈不建议这么早让孩子坐学步车,是正确的。孩子从翻身到爬行,从爬行再到走路,宝宝的成长是阶段性的。但是,这个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拔苗助长、贸然行事,否则对孩子的运动机能发育极有可能造成伤害。
就以小布丁为例,4个多月开始坐学步车,现在5个多月,根据这个时候孩子的发育规律,应该是抱着孩子坐于膝盖上;平时让宝宝练习坐,为6个月学坐打基础。但是这么早,小布丁已经会用学步车,从客厅移动到厨房门口、电视机前,操之过急的做法,很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危害。
古人云,“诸脉从肉,诸筋从骨”,“筋气之坚结者,皆络于骨节之间”。下肢负荷过重,会对髋骨、下肢骨、以及脚骨造成伤害;我们都知道,学步车的座位高度通常是高于宝宝腿脚的长度,等到宝宝学习走路的时候,因为过早用学步车,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正确的行走姿势,比如点着脚走路。再者,过早让宝宝坐学步车内,身体的重心力量全在臀部,不利于宝宝掌握平衡;头部、身体通常会往前倾,在宝宝学走路之后,无形之中,也为往前伸脑袋、走路前倾,甚至长大后背部无法挺直。
这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雯雯马上3岁了,但是雯雯妈却很内疚。雯雯妈是全职太太,一直认为自己科学育儿做的很好;雯雯的每一步成长,雯雯妈都会翻看很多书籍、关注育儿号,甚至到中国知网查阅专业知识,涉及到:教育、医学、心理等等,同时活跃在很多育儿群内。
为了减轻老公的负担,雯雯妈重操旧业,接点设计类私活。经常在电脑前久坐,雯雯很听话,在妈妈旁边玩。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起,雯雯走路有点小脑袋前伸;雯雯妈第一反应,就是自己长时间在电脑前的坐姿:弓背、伸脑袋。这对一直自诩科学育儿的雯雯妈而言,无疑是无形的耳光。
“站如松,坐如钟”,古人都知道身体不论到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端正的姿态,且必须从小养成。现在的雯雯妈,在忙,都会给孩子做好榜样。
雯雯妈特意带孩子去骨科、舞蹈老师那里咨询过,孩子整体没什么大问题,平时多注意纠正。等雯雯再大点,送去舞蹈班练练形体,提升下气质,长大后依旧可以拥有自信挺拔的身材。
虽然雯雯和小布丁不同,但身为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连续性、阶段性,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我们都要及时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容忽视,爸爸妈妈要为孩子的成长护航,甚至可左右孩子一生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