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树上为什么没有羊”, 宝宝说的那些话让大人好笑又尴尬
文|文儿
我娃四岁了。自从他会说话以后,就在不断地给我们制造笑料。一开始是因为说话含糊不清,喊人会把“姑姑”喊成“嘟嘟”,“哥哥”喊成“多多”,后来大了,说话就完全是小大人的模样了。小小的人嘴里说出一本正经的大人话,听了还是让人忍俊不禁。当然有时候他说的话又天马行空超有想象力,让人听了不禁赞叹是从哪里想来!有宝宝的人家如果细心留意,会发现孩子们个个都是段子手呢。
童言无忌让大人超尴尬型
有位爸爸给孩子普及性教育知识,直说你就是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生出来的。结果过年一大家人聚餐时,有亲戚逗孩子“我不认识你,你是从哪儿来的?”孩子高声回答“我是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变的!”嗯,虽然答案很正确,可大家的脸色怎么不好看?
张冠李戴听成谐音型
这种情况就很常见了。孩子肚子不舒服,我让孩子“仰躺”着,我好给他揉肚子。孩子很不解,“我是个人,你为什么叫我羊躺着?”好吧,原来孩子听错音了!后来我们顺势发明了各种躺法,牛躺,猪躺,马躺......
又一次在车上,我指着窗外的树跟孩子说“快看,这是杨树!”
孩子看了看,很迷惑“我没看到啊?”
“那么大棵树你没看到?”
“我没看到羊”。
跟他解释半天,他坚持认为,“羊树”上就得挂着羊。
这个不难理解,因为认知有限,很多小孩子会把听到的音近词给听成自己熟悉的词。我小时候听花木兰的戏,头一句听成了“花木兰修大刀”,后面的听不懂就自己脑补了一番,修刀很不容易不好修,请人帮忙才把刀修好......好多年自己还一直以为说的就是修刀的事儿呢!
理解新奇超出大人认知型
记得有次问孩子“小肚子吃饱没?”孩子回答“我的小肚子没有嘴呀。”嗯,孩子说的有理。
还有一次,晚上老公先睡着,还打起了呼噜。孩子对我说“妈妈,爸爸响了”。我真心觉得,“响”这个字用得妙。
养个孩子等于养个开心果。你家孩子有没有说过让你尴尬或者惊奇的话,说出来也让我们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