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跟陌生人讲话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宝妈要注意

2018-06-19 10:59:47 完全正确,讲话,陌生人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美国的一个小孩子跟随班级的同学出去郊游,因为不小心落单了,没有跟上班级,一个人走丢了。因为出发前被父母叮嘱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就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等着被大家找到,期间经过的路人,消防员孩子都没有任何求救行为,导致大家都没有及时找到他,而是等了整整三天后被发现时孩子都已经虚脱了......

不让孩子跟陌生人讲话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宝妈要注意

不论是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童年阴影的冯远征老师的电视作品《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还是同名的外文电影,想必大家对于“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并不陌生。从小我们独自出去玩耍的时候总是要被家长嘱咐一句“不要跟陌生人讲话、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如上面我所举的这个事例,这个孩子正是由于被家长教育不要跟陌生人讲话而错过了本来可以主动求救的机会,那么我们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也要告知他们不要跟陌生人讲话呢?

不让孩子跟陌生人讲话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宝妈要注意

我们需要向孩子传递正确的安全教育知识,让孩子正确区分“陌生人”从而不断的增强自身保护意识跟能力。

一、安全的陌生人

“不要跟陌生人讲话”这句话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陌生人是危险的。因为孩子的认知程度,他们是没有办法理性的区分“陌生人”这个概念,警察叔叔是陌生人吗?消防员叔叔是陌生人吗?救援人员是陌生人吗?为什么有的陌生人是安全的呢?这会给孩子造成困惑,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陌生人呢?所以我们要帮孩子区分哪些是陌生人,哪些是安全的可以在危险的时候求助的人。

不让孩子跟陌生人讲话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宝妈要注意

二、熟悉的陌生人

“不要跟陌生人讲话”给孩子传递了熟人就是安全的信号,可是大多数犯罪行为都是熟人作案,一些熟人性侵案件诸见报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说熟悉的人是安全的。要给孩子们说清楚,如果熟悉的人有让你不舒服或者做出了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事情,你要拒绝这个熟悉的人或者立刻向家长老师求助,因为这个熟悉的人是不安全的。

不让孩子跟陌生人讲话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宝妈要注意

我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一定不要给孩子制造疑惑混淆的概念,要明确的告诉他,每种情况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