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心声: 为什么宝宝刚会走路走不好还要走, 会走路了却要“抱抱”
很多妈妈都发现:宝宝刚学会走路的时候还走不好,一晃一晃的,还非要自己走,不让碰不让抱,长大一点了会走路了却总是要“抱抱”。妈妈表示,孩子大了,抱起来真的不要太累。
你是不是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会走路为什么却总是要“抱抱”,这是宝宝的心理索取,抱抱的背后是宝宝的心理反应,这一点妈妈要了解,要给予。
一是,宝宝需要爱
当宝宝大一点的时候更需要爱,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了爱的温暖,总是想让妈妈抱抱这是他在索取爱的表现,妈妈这个时候可不要疾言厉色的说:“不抱,自己走”,这会让宝宝心理上受伤,会让他觉得没有爱,长此下去对宝宝的性格会造成严重影响的,缺爱的孩子总是没有安全感,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简单的一句“抱抱”可并不是他不愿意走路。
二是,宝宝需要掌声
宝宝不愿意走路,总是要抱抱,还可能是因为他觉得鼓励少了,在他刚会走路的时候周围全是掌声,可他会走路了,大人们觉得理所应当,没有了掌声没有了鼓励,他不在愿意走路了,所以更想要抱抱。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与掌声,“抱抱跑起来真好看、宝宝走路真快、宝宝真棒不需要妈妈抱着了”简答的一句话是鼓励也是与孩子间的沟通,试试看,宝宝说“抱抱”的次数会不会少一些。
三是,宝宝需要安全感
一些宝宝总是让妈妈抱让爸爸抱还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安全感,他寻求宝宝是在寻找安全感,例如,平常接触的陌生人太少一见到陌生人就往妈妈怀里钻,又或者是平常只有妈妈一个人带,所以更粘妈妈。安全感对宝宝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妈妈要多带孩子到户外与陌生人接触,也不能只一个人带,爸爸也要来参与孩子的成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陪伴也必不可少,在大家庭长大的孩子安全感会更强,更独立。
“抱抱”的背后不只是他累了或者是不想自己走路,妈妈要弄清楚宝宝背后的抱抱到底是在索取什么,弄清楚然后给宝宝回应,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更有利,可以让宝宝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