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出生后, 你会给他讲家乡话还是普通话?
当下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妈妈也得和爸爸一样出去工作,所以照顾宝宝的重任就交到了老人的手里,但是老人的育儿观念和年轻人有很大的不同,家里常常因为如何教子发生矛盾。这还不是最关键的,现在的年轻人带孩子,都喜欢和宝宝讲普通话,而老人哪里会什么普通话啊,他们只会用家乡话和孩子沟通,于是妈妈就担心,孩子长大后普通话不标准。在和宝宝沟通方面,你是用普通话还是家乡话呢?
正方:当然是家乡话
1、如果都讲普通话,那家乡话岂不是要逐渐消失
现在的小孩子几乎从小就讲普通话,我邻居的孩子尽管长在农村,但是因为上了几天学,一句家乡话都不会说,和我们交流起来,全程都是普通话。我不反对普通话,但是如果从小就讲普通话,那家乡话势必要消失。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身在外地的游子就是通过不同的语言来辨识老乡,如果家乡话消失,那真的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2、我们从小都讲家乡话,长大不照样会说普通话
我们那一代人根本没有刻意去讲普通话,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说普通话也不影响我们升学。等到我们从家乡走向更大的城市,我们也能主动融入大环境,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回到家后,还能用家乡话和家里的人交流,试想下,如果只会讲普通话,那回家后,就会和周围的人有很大的隔阂。
反方:支持从小就讲普通话
1、从小讲普通话,才能说的标准
确实,从小讲家乡话并不影响未来说普通话,但是从小讲家乡话的孩子很多受到家乡话的影响,普通话都有些蹩脚,听起来很难听。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话语给人交流,那势必会遭到周围人的嘲笑,也会给把孩子留下影响。
2、都讲普通话,才助于交流
我国的省份很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是特色,但是也是障碍,当我们想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们可能因为听不懂他们的家乡话,影响了两个人交往。如果大家都讲普通话,那这个过程就简单很多了,也能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关于“用家乡话和孩子沟通还是普通话”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完全看家长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不妨把你的意见下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