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孙有大智慧,他做的一个决定避免了宫廷喋血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想做说一不二的帝王。由秦至清,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时代。几千年来,各家皇室轮番登场,历代皇帝们的继位大多充满血腥。这也不难理解,古代皇帝是为天子,代天巡狩,为天下至尊,身坐此位之人大权在握,自然有很多人想取而代之。
历来皇族成员对皇位的争夺从不手软,父诛子、子弑父、兄攻弟比比皆是,有唐一代,骨肉相残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唐太宗弑兄夺位、武后鸠杀亲子、李重润的惨死……
面对皇位的诱惑,常人保持克制已属不易,难能可贵的是,竟然还有人主动“让”出皇位。
今天笔者要为您各位介绍的,就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皇长兄李宪。李宪早在六岁时,就被乃父李旦册立为皇太子。李旦让位于武曌后,李宪又被其祖母册封为皇太孙,可见李宪是实至名归的储君。
武则天在位期间,为了巩固武周的统治,大肆杀戮心在故唐的朝臣。李唐皇族作为前朝宗室,更是谨小慎微,生怕大周皇帝降罪。李旦虽为武则天亲生儿子,也依然难逃被猜忌的命运。
武周年间,皇嗣李旦的几个妃子入宫去给武则天请安,却惨遭杀害。武则天杀害几位亲儿媳后却并不声张,竟然还把尸体藏了起来。李旦明知自己的妻子们已遭不测却无可奈何,为了身家性命,李旦也只得隐忍。几天后,李旦带着李宪、李隆基等人入宫探视武则天,武则天神色自若,还逗弄起了时年九岁的李隆基。
李旦等人身为武则天的直系子孙,还时刻有着性命之虞,当时的李唐宗室是何境地,可想而知。五王政变后,李唐皇族重掌大权,唐中宗李显继位。李显沉湎酒色,竟被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毒死。李唐皇族自然不会容忍韦皇后一党的谋逆之举,李隆基等人废除少帝后,彻底铲除了韦后的势力。
曾为大唐皇帝的李旦,再度被朝臣推向了皇位。皇帝继位,自然要册封太子,以安民心。李宪是皇帝的嫡长子,又曾为皇太子,按理皇帝应该册封他为储君。可皇三子李隆基在朝野威望颇高,在军中也有不少亲信,其势力不可小觑。李旦为了立储之事伤透了脑筋,于情理来说,该立李宪为储君;可李隆基参与了武后末年以来的各种政变,功劳颇多,李旦又不得不安抚李隆基。
李宪见父亲为立储的事情茶饭不思,也很是忧虑。为了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李宪深思之后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李宪主动上书朝廷,请求皇帝册封三弟李隆基为太子。李旦见到奏折后很是感动,为了国家的稳定,李旦正式册封李隆基为大唐太子。李隆基登基后,对大哥的所作所为很是感激,登基后对李宪屡加恩赏。开元二十六年,李宪在京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被李隆基追谥为“让皇帝”。
综观李宪其人,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玄孙,他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他所作出的“让位”决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场犹如“玄武门之变”的宫廷喋血事件。若非如此,他和李隆基之间或许就会出现兄弟相残之事。届时,无论鹿死谁手,都是一件人间惨剧。
参考资料《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