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福:不该被遗忘的海南美术先辈
前些年,听朋友说,他的美术老师黄庆福,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与赖少其同学,又与祝嘉相契,私交甚笃。
2006年,我在海口某文房四宝商店,见商家在售一幅赖少其书法作品,内容为:“我法自然,自然为我”,上款:“庆福同学雅嘱”,下款“庚申秋于黄山,赖少其画”。由此,对友人的话深信不疑。出于好奇,更出于对海南美术先辈的敬仰,我决定探究黄庆福先生不为人知的往事前尘。
然而,翻阅手头现有的资料,只在海南系列文化丛书王家儒先生编写的《海南美术史》某一章节中提到黄庆福的名字,但无任何介绍文字,深以为憾。
戊戌冬暮,海南连日阴雨绵绵,寒气袭人。我应友人之邀,赴文昌馥园艺术馆雅集,偶遇黄庆福先生长子黄进弟院长,彼此寒喧之后,聊起黄庆福先生,大有相识恨晚之慨……
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由此揭开,一位饱经磨难的美术先辈从此进入我们的视野。
黄庆福自画像。
求学时代
黄庆福,小名阿胄,原海南省琼山县旧州镇(今属于海口)人,1912年出生,1931年琼山中学毕业,1934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毕业,同年考入上海市立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就读西洋画系,1936年秋毕业返琼。先后任琼山中学、海南艺专科美术教师、私立海南大学副教授、文昌师范学校美术教师,晚年创办海口海瑞艺术专科学校。
黄庆福先生虽然出生于风雨飘摇的晚清民初年间,但父亲黄国香在府城经营一家茶馆,名号“海南茶楼”,家境还算殷实。不久据说是中了彩票大奖,花了三千九百大洋买下琼台书院对面一块宅基地,建起了三进大宅。黄庆福就出生在这个宅院中,是家里的独子,孩童时,即被送到有名的那香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少年考入琼山中学就读,直至毕业。
庆福先生幼喜涂鸦,极具绘画天赋。每天放学,别的同学都急于回家,他却在文庄路上流连忘返,看人画画、雕刻公仔,经常过了吃饭时间还不离开。家里人说,到文庄路肯定可以找到阿胄。原来,1930年代,府城文庄路上,开有多家画室、雕刻坊、文房四宝店与裱画铺,海南名画家吴泰三的画室也在其中。少年黄庆福每天上学经过这条充满艺术气息的街道,因而埋下了美术的种子。
1931年,黄庆福于琼山中学毕业,由做侨批业务的海南乡亲带到广州,同年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时任校长为胡根天先生。班里有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赖少其同学。在广州求学期间,黄庆福还去著名画家高剑父开办的春睡画室学画,补充中国画技法常识,因而与关山月、黎雄才等少年才俊结下深厚友谊。1933年底,黄庆福赴上海求学,认识海南同乡陈学书,听从劝告,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就读西洋画系。与陈学书、王兰若、卓坤同窗,时任校长为海派著名画家汪亚尘先生。国画教师中有张大千、李桦、关良等著名画家,师生感情很深,黄庆福遂拜大千师学艺。陈学书不久转入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专学习,黄庆福因此也常常去上海美专旁听。
黄庆福作品。
求学生涯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理想与浪漫。黄庆福先生早年回忆道,当年他与同学租住上海石库门亭子间,共同出资请模特画人体写生。当时的女模特一般都面貌姣好,但家境清贫,来画室一般都是坐黄包车过来。班上有一贺姓女同学,为上海盐务局局长的掌上明珠,经常请黄庆福帮她改画、示范和完成作业。日久生情,私下喜欢上了黄庆福,还邀约毕业后同赴日本留学。然而,黄庆福在海南已有女友林韵音,也许是听到了一些风声,不久女友也来到上海陪读。
1936年秋,黄庆福自上海新华艺专毕业,计划赴日本继续深造。家中闻知,父亲黄国香不放心独子越洋远游,遂以刚刚做阑尾炎手术无人照顾为由,催促其速返琼崖。黄庆福先生因此放弃留学日本计划,踏上了郁郁返乡之路。
坎坷生涯
刚回海南那几年,黄庆福先后在崖州中学、万宁中学和琼山中学任美术教师。1949年8月,留法画家海南同乡符拔雄先生创办海南艺专,亲自到琼山中学邀请黄庆福到艺专任教。受符拔雄先生人格魅力的影响,黄庆福欣然接受聘请,来到海南艺专,与一群满怀理想、充满朝气的同仁,共同担起了培养海南美术人才的重任。1950年8月,海南艺专并入当时的海南大学(私立)附设专科,黄庆福也随之调到海南大学(私立)任教。这期间,黄庆福一边教学,一边坚持美术创作。
解放后,全国高等学校院校调整合并,私立海南大学被撤消,人员物质并入广东与武汉的高校,黄庆福与郑昌中等琼籍美术教师并入武汉华中艺术学院(今湖北美术学院)。由于一家老小需要照顾,黄庆福没有赴武汉任教,被安排在海南文昌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
1958年,黄庆福从文昌师范学校到海南屯昌县水晶矿场。平时体力劳动虽然繁重,但他仍不放弃艺术追求,把绘画与工作结合起来,坚持画画。1962年回到琼山府城家中,工作没有着落,为了养家糊口,他在海口中山路拐角处开设“幸福画室”,边给人画炭素肖像边坚持美术创作。1970年又下乡劳动,直到1978年退休回家。
创办海瑞艺专
退休后,黄庆福先生并未真正赋闲家居,他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开设美术班,培养美术人才,1984年8月,经过多方努力,原海南行政区教育局同意创办海口海瑞中等艺术专科学校,黄庆福任校长。从此,他又一门心思扑到了美术教育工作上。为了办好海瑞艺专,他四处筹措经费,延聘教师。为开源节流,他聘请海大艺术学院的教师来兼课,还劝两位亲戚停薪留职,帮忙打理学校的后勤事务。一有机会,则带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为宾馆、酒店、歌舞厅搞设计、画壁画。对学习成绩好和家庭困难的学生,每月发给五元助学金,表现出博大的人文关怀与爱心。学校每年都举办几次师生展览,展出作品数百幅。
当年一些艺术家、学者纷纷慕名前来海瑞艺专参观交流,新加坡著名画家符致珊、全国著名生物学家、海南大学首任校长林英教授、著名画家吴乾惠等都曾是学校的座上客。海南书画界的麦穗、陈裕仁、谢耀庭、吴礼泉、陈智都是黄老的学生。谢耀庭、陈裕仁后来应邀兼任海瑞艺专副校长,著名书法家祝嘉兼任海瑞艺专名誉校长,并为艺专题写校名。
黄老曾说,在艺术的道路上,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他的老师——著名画家张大千、李桦和关良,还有老同学、老朋友关山月和黎雄才,正是在这些师友的影响下,养成了对艺术理想的不懈追求与积极奉献精神。海瑞艺校创办数年间,发现培养了不少美术才俊,为广州美院、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师范学院以及琼台师范输送了不少优秀的美术人才。1985年1月29日,海南日报开辟专版“海瑞艺专美展作品选登”,选载了黄庆福、王兰若、陈黄阶、王恤珠、谢耀庭、陈裕仁、罗冠樵等艺专师生的绘画作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此后,广州、香港的报刊相继发表黄庆福先生的作品,介绍其本人近况与海瑞艺专简况,他的部分作品相继在新加坡、泰国展出。这期间,黄庆福的国画作品《松石图》与《菊》在海南美展中荣获一等奖。本土著名诗人冯麟煌为其绘画作品《五公祠》、《沿江雨后》配诗,诗一云:“苍苍椰树,幽幽古祠,翠绿朱红相映宜。莲池明如镜,井泉清如玉,凭栏怀古多情思。五公、邱公何处去?踪迹渺渺,碑上拾得诗几句”。诗二云:“舟横浪静,桥影人声,雨后江边朦胧景。烟雾缥缈,忽阴忽晴,道是无情又有情,喜得一番洗礼,隐隐约约,大地仿佛初醒。”1986年新春,朱逸辉、沈育毅、关义耀、王绥荣等海南文化、新闻、艺术界友人走访海瑞艺专,对黄庆福先生不辞辛劳,自费办学培养人才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尤其是国画《咖啡鸡》等作品“具有古朴、高雅、含蓄的内在美”(见《海南日报》1986年2月12日《新春访海瑞艺术学校》)。
艺术收成
黄庆福先生少年习画,早年先后考取广州、上海公立艺术学校,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学习,艺术功底非常扎实,兼擅水彩、油画与国画等画种,绘画题材以风景、山水和禽鸟花卉为主,亦善人物肖像,早年主要以油画、水彩画创作为主,晚年则偏向中国水墨绘画。不论西洋画还是中国画,其作品总体上大都关注现实、重视写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鲜明的地方特色。早年作品,如《五公祠》《府城古楼》和《海口沿江》等作品,色调明快、鲜活,笔触厚实、鲜明,能以小见大,极富空间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晚年的国画山水作品,似受师友黎雄才、关山月影响,构图气势宏大,用笔飘逸灵动,墨色沉着苍郁,笔墨与皴染相互交融,极富岭南画派气息神韵。其禽鸟花卉,造型精准,笔墨浑厚沉着,如《咖啡鸡》《梅竹图》等作品,均颇具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作者:戴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