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人中龙凤元世祖忽必烈,治国齐家平天下

2019-02-19 20:04:27 平天下,齐家,元世祖

哈喽大家好小编今天给大家讲讲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元世祖,拖雷和索鲁忽帖尼之子,铁木真之孙,中国元朝的开国皇帝和蒙古帝国下诸汗国的共主,是拖雷系也是黄金家族中继铁木真之后又一位光彩夺目的领袖,被后人称为“光荣达到顶峰的统治者”,也是被世界史学家公认的在黄金家族中成就仅次于铁木真的。忽必烈自小就是爷爷铁木真的掌上明珠,他继承了爷爷的雄才大略和军事征战才华和父亲拖雷的军事指挥技巧,同时又在那位博学而睿智的信奉景教的母亲索鲁忽帖尼的悉心栽培下,注意虚心学习各种文化,汲取各种不同文明的长处,尤其对基督教、藏传佛教研究颇深,受儒家文化和道家学说影响也颇大。

和他的父亲拖雷及长兄蒙哥一样,他在大事成就之前,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打仗玩儿命的主儿,从不过分介入政治生活,这样的做法让他积累了巨大的人气,同时避免了像其他家族亲人“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的厄运。忽必烈和他的“前任”不同的是,他是黄金家族中著名的饱学之士,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描述忽必烈一点儿也不过分。他还在哈拉和林读书时,就已经充分研习了汉地文化。及至青年时代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名士窦默为他讲习“三纲五常”的儒家人伦理论,姚枢给他讲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汉人的“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理论深得忽必烈的赞同。

忽必烈还注意建立自己未来的统治团队。他每年都选拔品学兼优的家族子弟,跟随知识分子赵壁学习儒家治国的方略,他母亲索鲁忽帖尼则给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以封赏,使他们一心一意地辅佐忽必烈。1251年,长兄蒙哥继任汗位后,忽必烈抓住受命主管“漠南汉地军国事”的大好时机,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精心打造了完全听命于自己的,以汉地知识分子为主的官僚和军事幕僚团队。忽必烈是典型的软硬兼施的主儿。在进攻南宋的战争中,他对抵抗者的屠杀丝毫不逊于黄金家族的任何一位,但是他招抚与拉拢汉族大地主、豪强的手段则是他的先辈远远不可及的。

同时,他部分改变了蒙古人的游牧习气,利用汉族地主来管理汉族农民,从而获得了黄金家族在征服的任何地域所难以企及的巨大财富、军粮和军费,他还改变了窝阔台汗时期偏重于单纯使用畏儿人从事治铁买卖的惯例,自己亲自从事这一获利巨大且能给军队提供武器原料的好生意。1256年春,他命原主持哈拉和林佛教管理的“系干部”、汉族僧人刘秉忠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北部,开始修建自己未来都城的“试验品”开平府。世间万物,皆物极必反。忽必烈在汉地的深耕细作不能不引起别人的关注,其中有黄金家族中因循守旧者出于意识形态和民族对立思想的偏见,更多的还是对忽必烈迅速膨胀的实力的戒备。

就在126年开工修建开平府不久,一纸诉状就呈上了蒙哥的案头,大意是其弟忽必烈深得汉地人心、拥兵自重,以及忽必烈身边人士谋奸取利云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忽必烈深谙此道,在谋士姚枢的策划下,他大大方方地亲自向蒙哥请罪,同时请求把自己的家眷留置哈拉和林汗廷,一下子消除了对方的疑虑,反而更加得到了蒙哥的信任。1259年,在进攻今重庆合川的战役中,元宪宗蒙哥中矢而亡,忽必烈成为黄金家族接班人已经水到渠成了。

他在汉人谋士郝经的建议下,一方面迅速派军去迎蒙哥的灵柩,实际上为接收大汗的玉玺为自己“登堂入室”获得了先机。接着,他立刻与激战中的南宋签署了和平密约,自行赶回开平府。忽必烈快刀斩乱麻,于1260年3月召集了黄金家族的各地王公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把自己推为蒙古大汗,这一招,把他的强有力竞争者、弟弟阿里不哥打得措手不及。很快,忽必烈又于5月建元中统,称皇帝,给自己加了“双保险”,最终于1264年彻底歼灭了对手阿里不哥。

拖雷系的“统一战线”策略成功地团结了军力空前强大和地域空前辽阔的术赤系,从而登上了铁木真开创的皇帝(大汗)宝座不仅如此,拖雷系的四个儿子成为黄金家族中最为耀眼的明珠:蒙哥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弟忽必烈是黄金家族的共同藩主、元帝国的开创者,弟旭烈是伊利汗国的开创者,弟阿里不哥虽然在与忽必烈的竞争中失败,但也曾经在哈拉和林短暂称汗。

在小编看来,毋庸置疑,如果把拖雷比作黄金家族“大汗之父”的话,那么,拖雷之妻索鲁忽帖尼当仁不让地是“众汗之母”,她不仅生养了四位黄金家族的伟大人物,而且以其聪明和智慧成功地把他们培养为黄金家族中最有出息的子弟。各位读者朋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以上素材来自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