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杀潘金莲真相,并不是为兄报仇,他们还有这关系!

2019-02-09 17:04:33 为兄,潘金莲,报仇

武松打虎这一幕经典场景,已经成为了武松的经典形象。在大家心中一直认为武松是一个豪爽勇敢,忠义两全的人物。在水浒中他为了给哥哥报仇,杀死了自己的嫂子潘金莲。可是事情真的如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吗?也许其中另有隐情。

有人说,武松爱上潘金莲,是对《水浒》原著的极大歪曲,是“今人糟蹋古著”。然而事实上,武松不爱潘金莲,才是对原著最大的曲解,才是对人性最大的误读!

其实,武松杀嫂的故事并不那么简单,不简单就在于潘金莲爱上了武松。武松杀嫂,杀的是一个深爱自己的人。潘金莲是追求爱情自由和性解放的人,武松是一代英雄,却是旧道德纲常的卫道士。武松知道嫂嫂爱她。嫂嫂做烧饼时,饮食间,常以言语挑逗他。武松在美女大嫂前是否有过非分之想,世人实不可知,但他言行之得体,丝毫不逾越叔嫂名分,是没有问题的。最后挥刀杀嫂,更是表明了他的立场之坚定。礼教杀人!礼教先用潘金莲之手杀死丈夫,又用武松之手杀死其嫂嫂。

在潘金莲出现以前,守护哥哥的只有武松一个人。可是现在,茫茫人海中又出现另外一个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愿意担负起呵护哥哥的责任,这就是嫂嫂。

潘金莲与武松的初次见面和对话其实并无不妥,酒桌上更是颇有应付场面的经验,小潘很聪明,单独和二哥闲聊时经常发表个人观点,但是三口儿一起吃饭时她便站在夫妇两口的立场发言,嫂嫂形象维持得非常好。这让武松对小潘的评语,除了善良美丽,又增添了贤惠。

谁不愿意接近美好的事物呢,所以二哥口头应着晚上送行李,行动却比风还快,转身就搬回家,这时候想着早一刻与哥哥嫂嫂团聚,有何不可?

武松不愿意相信嫂嫂不是良人,也不愿意放弃与嫂嫂修复关系的可能。原因仍然是那一个月共同生活打下的基础。使他对嫂嫂的为人怀抱了最后一丝幻想,同时对嫂嫂的要求也降到底线,只求小潘对哥哥好,对哥哥专一,其他都不计较了,哪怕被小潘骂成那样也忍了。

所以,即使去东京回来,武松仍然在尝试着修复自己和嫂嫂的关系。“且先去县里交纳了回书”“回到下处房里,换了衣服鞋袜,戴上个新头巾”“一迳投紫石街来”。武松很在意自己在她面前的形象。只可惜推门一见哥哥的灵位,二哥与小潘就此完结了。

也许不是武松把潘金莲杀了,是在封建礼制下不允许这样的爱情发生。武松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宁愿背负起杀人的恶名,也不愿意去违反道德伦理。这就是在纲常礼教下压制的人性,真的有人能够自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