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你就是我的禁脔:禁脔最初是指什么?这东西很多人都吃过
朝代的更替,时间的推移,风俗的改变,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不同特点。秦朝,法制严明,不讲人情,社会各阶层所穿的衣服都是管理的死死的。强如汉唐,富比两宋,而穷呢?要数东晋朝廷了,好好一个疆域辽阔、民族繁多的大一统王朝,愣是玩脱了。
正如标题上写的禁脔,亦是出自东晋时期,出自东晋政治家兼名士谢安的孙子谢混身上。很多人理解中的禁脔,是一个女子在男子心中的重要地位,不允许别人触碰。怎么会和一个男人扯上关系,禁脔最初指的东西很多人还吃过?
谢混,陈郡谢氏,东晋世家大族中排得上号的,英俊潇洒,公认江左第一美男(人赞风华绝代),首倡山水诗。清华大学的校名“清华”,与谢混所作的《游西池》中有一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息息相关,据说是从中摘取的。
西晋经过八王之乱,变得四分五裂,北方异族乘机南下劫掠,晋朝廷内争不断因此抵挡不住,只得渡江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初建,北方不断有流民南下依附,因为土匪、恶霸、乱军等众多,世道太乱,百姓无心生产,各种资源稀缺。
在当时的南方朝廷,至高无上的皇帝吃顿猪肉都是奢侈,平时不怎么吃(可见其穷困)。达官贵人们,有着自己的眷属地盘,吃顿猪肉还是可以的,一定程度上比皇帝吃的还好。他们每杀一头猪,都会献一部分给皇帝,表示自己心里想着皇帝呢。
献的哪一部分呢?猪颈肉,大家都认为这一块是猪肉中最肥美的一部分,因此特意献给皇帝。这猪颈肉,在当时是珍膳中的极品,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品用,群臣百官都不敢私自享用。久而久之,猪颈肉被时人称为“禁脔”,禁是“禁止”,脔是“肉”的意思。渐渐衍生成不容别人染指的东西。如今,猪颈肉大家或多或少都是吃过的,而且想吃多少吃多少,比当时的东晋皇帝过的好多了。
这“禁脔”怎么和谢混扯上关系呢?这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想给自己的女儿晋陵公主找个好夫君,要长得帅但能力别太强(唯恐干预帝王家事),便询问大臣,最后得出非谢混不可的结论。这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可两人还没结婚司马曜就遭到刺杀身亡。
后来大臣袁崧有意把女儿嫁给谢混(毕竟家世好、文采好,长得还帅),同朝为官的王珣提醒“卿莫近禁脔”。这就将谢混比作禁脔,警告袁崧别乱打谢混的注意,晋元帝死了,但皇帝可还是他司马家的。后来三年的守丧期一过,晋陵公主就嫁给了谢混。
到如今,“禁脔”已彻底成为仅独自享有,不容别人染指的东西,关于它最初的意义和故事已经少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