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当时最被看好的继位人选吗?
曹丕,字子恒,他是曹操操的第一个孩子,曹操作为当时控制领土、人口疆域最多的人,对他的儿子自然十分看重。曹丕从年幼的时候开始他就喜欢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仅仅不过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能熟读很多的书了,不仅是读书,他也会射箭骑马,而且喜欢剑术,当然当时曹操有很多的孩子,要是真论继位的话,好像还没他什么事情,但是之后有一年,他跟着曹操攻打南方的时候,在战争当中曹操的另一个儿子很遗憾的战死了。
打仗的本质往往就是杀戮,人死也没什么特殊的,但是死的这位因为身世非凡,死了之后他的养母就对曹操骂声连连,以至于关系破裂,所以曹丕的命运从这时开始转变,他也因为这件事成了长子,虽然这身份是提升了,但是他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地位提升了,就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注视,那种感觉就连小编觉得也很不舒服,而且他的父亲本来就是个心思很细的人,对他要求严格也是难免的事情,万一管教差了,那他走上歪路可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在他父亲的眼里,他不是唯一的继位人,其中还有个生性聪明,又和曹操一样心思细腻的曹操冲最让他喜欢,他甚至在当朝的时候,对手下的人说他就是我的继位人,自己想把位置传给他之类的话,但遗憾的是,过了没几年曹操冲生了很严重的病不幸去世,这给曹操打击很大,他亲自向上天祭告希望让他的这个小儿子病好,但是他的希望没有起到作用,此时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上去说了句让曹操想不到的话,这是我的不幸,又是父亲您的幸运,这让曹操很疑惑。
但是他知道无论自己多么低调、好学、天分高,受宠受关注的始终不是自己,所以他想表现的乖一点,但是这反而让曹操更不喜欢他,进而失去了对他的关注,所以这句话让当场在座的人都很吃惊,从小的方面来看,曹操希望别人对他展现出自然的一面,而且不要故意遮掩自己的缺点,再往大了说,他希望自己的继位人能够展示出多方面才能以及能够驾驭这一切的有点,在那个乱世势力多变的年代,其实曹操的想法也可以理解。
而且说起来曹操的出身也是这样,他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哪里,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地走向明天和后天,而且当时想要完成大业还需要更多人的支持,所以他迎汉帝到都城,而且做了依靠他的地位,假他之手从而方便自己做事,在统一北方之后,他也成了北方的领袖,也成了人们眼中可以依靠的存在,所以他手底下做事的人大多数也是北方人,其实他的权力是成功的结果,如果让没什么突出能力的人继位,他怎么能在这么复杂的年代里生存呢,曹操可能也认为自己的继位人要么有能力,要么有能让自己欣赏的地方,要么自己绝对不可能给他让位。
所以曹操总是在继位人这个问题上纠结,究竟是要选谁,决定人选之后他能不能胜任,这些都让他犹豫,而且自己这两个孩子,一个文采很好,喜欢写东西受他喜欢,但他喜欢喝酒,喝得大醉而且不加节制,有次打围困战的时候,曹操让他当将军领兵去救援,但是他喝得大醉,不能领兵出战,所以曹操不再用他,但曹操性格细腻,选另一个孩子继位之前,还是问遍了周围人的意见,周围的人都很是赞成这个决定,次年曹操病逝,由曹丕任王,这个位置终于到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来坐,虽然从时间上来说有点晚了,但是也还说得过去。
为什么从时间上来说有点晚了呢,因为他继位晚,生前最忠诚于曹操的兵都不听他的,当他的话不存在擅自离去,此时他想要稳住自己的位置有点困难,除了这个问题之外,他还要确保自己的话有很高的可行性,要不人家凭什么听自己的,所以他安排自己的人在短期之内,设计了一场又一场的事件,对汉帝的让位他拒绝三次,然后才接受建议称帝,现在回头看他的手段,其实跟生前的曹操比起来差一点,但是总的来说,曹操还是找对了继承人,从他称帝之后,这个位置也慢慢变为最高权力的符号,甚至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这样做能带来这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