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黑煤窑,四品官员被强行抓入,坚持三年在煤上留记号,终获救
黑砖窑、黑煤窑,不是现代社会的特产,至少在清朝就已经普遍出现了。在《清实录》和各地方志中,都能找到黑煤窑、黑砖窑的记录。陕西《同官县志》(今铜川)中就记载了一件奇事,黑煤窑势力猖獗,居然连四品道台都抓入煤窑,矿主在得知道台身份后,仍然奴役,道台坚持在煤上做记号三年,终于获救。
清末时,北方各地普遍存在黑煤窑,在河南,被拐的奴工叫“死班”,山西则把窑奴称为“死背手”,顾名思义,不死不罢休,死了还要被反绑手脚,扔往野地。黑煤窑的奴工大多都是过路的外地人,也有本地的剃头的师傅、货郎、木匠和裁缝,一旦被骗入煤窑干活,基本九死一生。报酬就不用想了,每天能休息一段时间都算矿主有良心,奴工夜以继日的干苦力,不死不休,睡觉的时候还要被打手监视。北方地区的奴工靠哄骗,湖南地区的黑煤窑则直接抢人,矿主雇佣绿林行的,或干脆自己就是绿林行的,埋伏在人少的道旁,看到单身的或者人不多的过客,不由分说,上去就把人家打个半死,确定对方无法逃跑后,再押到矿里干活,当地土话把这种行为叫“扎估”。
进了黑煤窑的奴工,基本就杳无音信了,但也有极少数被救出的。有的是家里人打听到消息了,矿主怕对方告官而直接放人。有的就是靠人多力量大,某煤窑工头,骗了一个乞丐下井,被丐帮得知,在游庙会时被丐帮截住,丐帮人威胁他道:如果不放人,就别想继续在这地面混饭了。很快被困乞丐就被放了。当然,除了外力施救,还有靠自己的力量自救的,清末陕西有一个四品的道台,也被拐进了黑煤窑,此人坚持了三年,靠着不放弃的信念,最终被解救,这个故事颇有戏剧性。
陕西同官县,就是著名的耀州,现称铜川,不仅是宋代耀州窑的产地,也是我国煤炭主产区,因为这里的煤炭产量大,质量又好,所以催生了无数小煤窑。当地缺乏挖煤劳动力,所以黑煤窑抓人的事件更加离谱。在《同官县志》的《矿业志》里记载,当时有一位四品道台(相当于市长)微服私访,因为不是本地口音,直接被人绑走,扔进了黑煤窑。道台报上自己姓名官职,要求矿主立刻放了自己,不过没有用。
本来道台自报姓名,矿主有点害怕了,出去打听了一下,道台大人确实跟自己抓的这个人一样。但是擅抓朝廷命官,这肯定是死罪,矿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道台大人就押在自己矿里干活儿,反正没人知道他在这里。
道台跟其他窑奴一样,起早贪黑的干活,还要忍受毒打,不过他一直没放弃,始终想办法向外传递消息。因为与世隔绝,可想的办法不多,他只能磕破手指,在每一批煤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大概就是“市长某某某”,期望有人能够发现这个线索。
?
过了三年,同官的知县买到一批煤,在生暖炉的时候看到了血字,一读竟是自己上司,失踪道台的姓名。作为地方官,这位知县早就知道本地黑煤窑的猖獗,一下就明白老道台失踪的缘由。他没有犹豫,立刻点齐衙门的兵丁,顺藤摸瓜,端了绑架道台的黑煤窑,救出了失踪三年的道台。至于黑煤窑的矿主下场如何,县志没有记载,反正少不了大刀伺候。
在旧社会,黑煤窑矿主利欲熏心,连朝廷命官都敢绑架,何况一般老百姓?可见在法治不彰的年代,任何人的生存都得不到保障。
你对黑煤窑绑架四品官的事怎么看,欢迎点赞、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