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中国民间习俗,有悠久的历史

2019-02-17 17:44:22 民间,社火,悠久

闹社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每年过年过节举行.成为人们庆贺一年成就的盛会,现在为的是红火吉祥。社火凝聚汉族劳动人民深层次文化基因 、体现民族特征、充分表现汉族劳动人民优秀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的民间艺术瑰宝。

一般从正月初九以后就开始了。所以正月初九也叫上彩日。闹社火社火可延至正月十五日。社火的规模大小,一般显示该村社的兴旺程度。闹社火的风俗活动曾一度销声匿迹,近几年在一些侨乡又渐渐复苏,成了各乡村庆贺一年成就的盛会

主要分高拐子、春牛、跑社火等。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它是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社火又叫"故事",装扮后的娃雄赳赳端坐其上,隆隆的鼓声在前开路。装扮者化妆历史故事人物,背造型,凭脸谱、装扮及手中道具辨识情节。高拐子即高跷,有一米多高,也有两米高的,演出时亦化装成各种历史故事人物,手中甩动拂尘或武器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