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是何时开始想当副总统的?

2019-01-22 15:44:38 李宗仁,总统,何时

相对于蒋介石对总统之位的“蓄谋已久”(参见2019年1月16日发文),李宗仁的参选副总统可以说是“心血来潮”,桂系同僚最初大多反对,认为胜算不大,但李宗仁却胸有成竹,那么,李宗仁为什么坚决参加“激烈”副总统竞选呢?李宗仁又是何以“险胜”对手的呢?

1947年10月,时任北平行辕主任的李宗仁就有了参选副总统的想法,在给黄绍竑的信中主要阐述了三条竞选副总统理由:第一,北伐初期国民革命仅有八个军,李宗仁就已是战斗力较强的第七军军长,后来又当了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而当时的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要做总统,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在国外,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宣布不参加竞选,并已答应帮助李宗仁参选,因此按资历就没有人可同李竞选副总统;第二、李宗仁认为蒋介石的主政必然失败,如竞选成功,就有机会同中国共产党和谈收拾残局;第三、时任北平行营主任的李宗仁判断北平一定守不住,不愿束手当俘虏,即使竞选副总统不成功也好借口离开北平。

桂系的白崇禧、黄绍竑等巨头最初均认为参选徒有虚名的“副总统”一职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会激化与蒋介石的矛盾,对于桂系的生存发展也将极为不利。他们担心李宗仁此举很可能吃不着羊肉反惹一身膻,因此建议李宗仁去竞选“监察院院长”,以免与蒋介石发生冲突。但李宗仁地说:“此次竞选,蒋先生和CC系不反对我便罢,他们愈反对,我自信我获选的可能性便愈大。”

李宗仁信心十足地参加竞选,原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美国已反感蒋介石,准备“换马”,转而支持李宗仁。同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魏德迈来华对南京政府进行调查,其间专程去北平与李宗仁“长谈”。一个月后,魏德迈在离华前夕公开指责国民党政府“贪婪无能”,“麻木不仁”,“令人气馁心灰”,并表示:中国的复兴,“有待于令人振奋的领导和道德精神上的新生”。

魏德迈走后不久,司徒雷登又以调查清华、燕京及北大学生思想状况为名,专门从南京去北平作了一次“旅行”。9月8日,司徒雷登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报告中称:“象征国民党统治的蒋介石,其声望已日趋式微,甚至被视为过去的人物……李宗仁的资望日高,说他对国民政府没有好感的谣传,不足置信。”由此可见,此时的司徒雷登已经向美国政府当局举荐李宗仁,用以取代蒋介石。而且司徒雷登还向李宗仁表示,他已通过美国军方的渠道,为其参选副总统提供更大空间的协助和支持。

据程思远回忆:“李宗仁所以要竞选‘副总统’,完全是出自司徒雷登的策动。”当时,司徒雷登认为,蒋介石“资望已日趋式微”,而李宗仁“资望日高”,因此便将“注意力从蒋介石转移到李宗仁了”。李宗仁备受鼓舞,认为蒋介石必然失败,竞选如成功,即有机会即可同中国共产党和谈收拾残局”。也就是说,李宗仁要在“副总统”的位子上等待机会,准备从蒋介石的手中接收国民党的军政大权。

李宗仁装模作样地按“程序”征询蒋介石意见。蒋介石最初也没在意,表示无异议。蒋介石曾私下表示副总统要求是:一位文人,因自己是武人;是北方人,因自己是南方人。看来当时蒋介石当时已将总统视为囊中之物了。凭这两点,许多人想到的是胡适。

1948年1月8日,李宗仁率先对外界宣布了其竞选意向,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措。3月11日,李宗仁在中南海北平行辕正式宣布参加竞选,允诺以实现民主改革为其竞选纲领。这个纲领吸引了不少对蒋介石统治感到绝望的人。因此,“一切不满于政府分子”均结集在李宗仁周围。李宗仁为积极开展竞选副总统的活动,在北平和南京都先后成立了竞选事务委员会。

白崇禧见李宗仁主意已定,也就不再阻拦,并拉来黄绍竑主持李的“助选委员会”。黄绍竑虽在1930年中原大战败北后脱离广西进入中央政府,时任监察院副院长,但与李、白私交依旧,寄蒋篱下本出无奈,久盼重展抱负。黄较李宗仁小几岁,头脑清楚,精力旺盛,且果敢能断,处理政事极有条理,为政坛中纵横捭阖的能手,李、白让黄负责竞选事务,堪称用人得当。

这样,桂系三巨头再度一齐出动,摆出了大干一番的架势。拉开了副总统竞选序幕。(本文改编自陈宁骏、欣辰编著《民国政要最后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