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伐蔡,看似简单的讨伐理由,其实里面隐藏着齐桓公的野心

2019-02-18 11:54:45 南下,讨伐,齐桓公

在秦朝以前的几百年时间里,中国大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国家。这些国家之间产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看来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个那个时代的故事,一个荒缪理由引发了一场国际战争,改变了当时的国际局势,奠定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在春秋时代,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的君主,后世的很多人包括孔子都称赞齐桓公的称霸保卫了中原,挡住了四周蛮族对中原的侵略。在齐桓公称霸之前,中原的大小国家都依靠周王保护,周王带着中原的大小国家不仅挡住了蛮族的进攻,还不断向中原的四周扩张,占领异族的土地,同化外族的百姓。

可是,到了齐桓公的时候,周王就不行了,不能再带着中原的国家和四周的蛮族作战,中原的土地不断沦陷,周王西边的土地被犬戎夺占了去,周王只好把国都迁到了东边,北边的卫国和邢国被狄族打败,被迫往南边的中原迁移,南边的楚国吞并南方的中原小国,如果没有人站出来阻止这些异族对中原的侵略,华夏族就彻底完了。

齐桓公注意到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原的国家需要一个强大的君主来领导他们,共同对抗外族的敌人。齐桓公打出了对抗外族的旗号,号召中原的国家团结起来,中原的国家听过很多关于齐桓公的传闻,知道齐桓公是个英明的君主,愿意听从齐国的领导,打退四周蛮族对中原的侵蚀。狄族是对中原危害最大的异族,齐桓公决定先对狄族出手,出兵北方,大败狄族,安定了中原的北方。

在解决了北方的异族后,下一个就是南方的楚国了。西边的犬戎已经被秦国征服,中原丧失的土地被秦国全部收复,齐桓公就只剩下了一个蛮族对手楚国。中原的一些国家害怕楚国,主动向楚国投降,做了楚国侵略中原的内应,比如和楚国接壤的蔡国甘心做了楚国的小弟。齐国对蔡国的行为很生气,可是齐国不能拿这个做理由讨伐蔡国,只能放任蔡国接近楚国。

蔡国有一名贵族女子嫁给了齐桓公,成了齐桓公的妃子。有一次,齐桓公带着这名蔡国女子在湖上划船,齐桓公有点晕船,坐在船上不敢动,这名蔡国女子性格调皮,想要捉弄齐桓公,使劲晃动船只,吓得齐桓公脸色发白。船一靠岸,齐桓公就下令将这名女子赶出齐国的王宫,送回蔡国。这名蔡国女子返回了祖国,说明了自己被齐国人送回家的理由,蔡国人觉得齐桓公不可理喻,但是齐国的实力远远强于蔡国,蔡国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默认了这个结果。

过了一段时间,这名女子又嫁了人。齐桓公听了这个消息,非常生气,觉得蔡国人瞧不起自己,没有惩罚这名女子。齐桓公下令招集齐国和中原其他国家的军队,讨伐蔡国,管仲一想,蔡国受到了侵略,八成要向楚国求援,正好趁这个时机,和楚国人碰碰面,让楚国见识一下中原各国的强大。管仲没有阻挡齐桓公用这个荒唐的理由进攻蔡国,很支持齐桓公的这次行动。

齐桓公南下,蔡国被打得大败,蔡国人担心自己会被齐国灭掉,只好向楚国求援。楚国派人来和齐国谈判,要求齐国不再南下,楚国人目睹了齐军的强大,答应了齐国的要求,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通过这次行动遏制了楚国对中原的侵略。

小编认为齐桓公的这次行为是要让人发笑的,但是却起到了意外的效果,保卫了中原,霸主的名称得到了天下所有国家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