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送到嘴边也不吃!饥饿的红军为啥白白放走两只黄羊?
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红军在长征途中最缺乏的就是食物,即便是像树皮、草根、牛皮带之类难以下咽的东西,都成了红军战士的充饥之物,最艰难的时候甚至连这些东西都吃不到。
然而,有一支饥肠辘辘的红军部队在过草地时,居然白白放走了两只已经抓到手的黄羊,乍一听真是让人难以理解:谁都知道,黄羊肉那可是令人垂涎欲滴的人间美味啊!食物极其匮乏的红军指战员为啥不把它们吃掉呢?
那是在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因在四川雅安作战失利,被迫第三次过雪山草地。前两次过雪山草地时,九十一师还提前准备了一些粮食,好歹撑了过去。可是第三次出发前情况太紧急,什么都没准备,以至于刚走了两天就断顿了。全师只剩下四五匹战马,也早就连下水都煮着吃光了。
这时候战士们还能吃什么呢?只能以野草籽充饥,这东西根本不好消化,很多战士都全身浮肿,羸弱不堪,走得再慢也不停地喘气。
九十一师在草地里艰难行进了一个月,这天到达了一个小土坡,因此时已接近黄昏,师首长下令就地宿营,并分头去挖些野菜来充饥。最后,战士们把找来的一点点地耳、草根之类熬成菜汤,每人喝了小半喝就算是吃过晚饭了。
天黑了下来,寒气袭人,红军官兵点起几堆篝火御寒,纷纷倒头睡上。
不知道睡了多久,警卫战士陈东明醒来忽然发现,竟有一些动物静静地站在宿营地不远处,一动不动盯着红军官兵们。他定睛一看,是十来只野生黄羊,连忙悄悄告诉了师长徐深吉。
徐深吉听罢大喜——在全师最缺乏食物的困难时刻,居然有美味的羊肉主动送到嘴边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他当即压低声音对陈东明说道:“不要吓跑了它们,悄悄把大家推醒一起打黄羊,但是切记,千万不要开枪!”
紧接着,参谋长李聚奎亲自为师直属队布置了捕羊要点:第一,动作一定要轻要小,别吓跑任何一只黄羊;第二,按连队出动,组成几道散兵线,把黄羊先包围起来,一网打尽;第三,无论如何不要开枪,只能用冷兵器捕羊,比如刺刀、棍子或枪托等等。
直属队一百多名官兵马上按照这一指令悄然行动起来,里三层外三层把十一只黄羊围在正中央。
由于草地上人迹罕到,这些野生的黄羊几乎没跟人打过交道,也就不怕人,虽已落入红军的包围圈仍不慌不忙。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一支久经沙场、训练有素的部队,因此只有束手就擒或引颈受戮的份儿。直到战士们走到面前拿着武器向它们发起攻击时,它们才凭借着本能的反应想要逃生,可惜为时已晚,七只黄羊被战士们用刺刀轻轻松松就解决了,另外四只则被活捉。
在检视这些战利品时,李聚奎发现,其中有一只楚楚可怜的小羊,可能连十斤重都没不到;另有一只拖着大肚子的母羊,看样子很快就要生小羊了。
“把这两只羊放了吧。”李聚奎说。
“什么?好不容易抓到这么放了?咱们这么多人都快饿疯了,这几只羊根本不够分呢,为啥还要放掉两只?”有些战士一听就急了,他们正等着把这些羊都处理掉,饱餐一顿呢。
李聚奎摇了摇头说:“马上要下崽的母羊,杀了它就相当于结束了两条生命。这种赶尽杀绝的事,咱们不能干,做事得留点余地。”
黄立清也赞同这一观点:“除了这只母羊之外,小羊也该放了。它拢共才几斤重?还一身的奶腥味呢。就算吃了它,咱们几百号人,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塞牙缝都不够吧?”
战士们都不说话了,准备把这两只羊赶出去。然而,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这一大一小两只羊无论如何不肯离开那些被杀死的伙伴,怎么赶都赶不走。战士们拿它们没办法,只好暂时不管它们。
接下来,战士们把九只成年黄羊收拾干净,进行烹制:羊肉呢,连着皮在火上烤着吃;羊骨头和下水也是好东西,熬汤喝。
没过多久,九十一师的几百名官兵就开始享用长征以来最美味的一顿饭了。虽然没有盐(在艰难的长征途中,食盐简直比黄金还珍贵),也没有其他任何调味品,但红军指战员个个都吃得香喷喷,吃得乐悠悠。
羊肉虽美,还是有一点美中不足,毕竟人多肉少,每个人分得的羊肉和羊汤都很有限。正因为如此,一些吃得不尽兴的战士在舔光唇边最后一点油汁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仍不愿离开伙伴落难处的母羊和小羊。只要有一个人带头说要把他们一起吃掉,其他人或许都会响应。
黄立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苗头,当即命令战士宋国仕、陈东明,负责保护这两只可怜的黄羊。黄立清还吩咐:“谁敢提出要杀它们,就扣起来关谁的禁闭!”
宋国仕和陈东明接到命令后,决定把两只羊朝草地深处赶。然而他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浑身大汗,就是没办法把它俩弄走。
两个战士没辙了,只好在它们身边守护了一夜。第二天天亮,九十一师继续向前进发,宋国仕和陈东明等到大部队全部离开了,没有人能对两只羊再造成伤害时,才一齐拔足飞奔,甩掉那两只可怜巴巴的野羊。他们赶上大部队,向黄主任汇报完毕,才算圆满完成了这次奇特的护羊任务。
此后九十一师再没有遇到过黄羊,他们继续走了两天就走出了草地。长征出发前该师有五千多人,此时已经只剩下不到六百人了。
那个年代还没有什么“要维持生态平衡”、“要保护野生动物”之类的概念,红军官兵保护黄羊也并非出于这种目的。但在那个一只黄羊就可能拯救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生命的情况下,红军官兵为什么 宁愿忍受根本吃不饱的痛苦,却主动把这些送到嘴边的美味放回大自然呢?
个中原因虽然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他们不懂得什么大道理,或许只是源于一丝善念、一点仁心,在他们眼中,两只黄羊虽然是美味的食物、是生存的动量来源,但也是两条生命,何况它们在人类面前那么弱小呢。这或许也是时至今日,当年的红军仍值得人们深深崇敬的一个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