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秘史:他是唐朝宰相,做的一件事情,让皇帝龙颜大怒

2019-02-24 20:44:58 唐朝,颜大怒,秘史

【历史刘老师原创,非授权严禁转载】

公元780年,唐朝中期最能忍让、最为和善的皇帝——唐代宗,去世了。

皇太子登基为帝,是为唐德宗。

唐德宗即位之后,身边只有一位管事的宰相,名叫常衮。

其余两位挂衔的宰相——郭子仪和朱泚,由于在外主管军务,基本上都不怎么过问朝廷的事情(郭子仪、朱泚虽以军功为宰相,皆不预朝政,衮独居政事堂)。

据《资治通鉴》记载,常衮此人不仅没有多大治国能力,反倒还是一个性子急、心胸狭窄的人,在朝廷上并不得人心(常衮性刚急,为政苛细,不合众心)。

但是,就在唐德宗即位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常衮就因为自己的一个致命错误,而让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原来,唐德宗即位几天之后,大臣们因为给唐代宗服丧的天数,发生了争执。

以常衮为代表的一方认为,应该按照唐玄宗和唐肃宗去世时的方法来做——服丧二十七天。

而以中书舍人崔祐甫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应该按照代宗皇帝的遗照来执行——即服丧三天即可。

当然,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最终唐德宗还是听从了宰相常衮的建议——服丧二十七天。

而崔祐甫在朝堂之上和宰相常衮争执的时候,由于嗓门太大,以至于让常衮对他产生了记恨。

于是,宰相常衮上奏唐德宗,把崔祐甫外放地方,担任了河南少尹。

然而,问题来了——按照当时的惯例,虽然郭子仪和朱泚不怎么过问朝政,但朝廷上一些事务的决断,也必须让他们知道,让他们来签字。

但是,宰相常衮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代替他们两人签了名字(代二人署名奏祐甫)。

于是,几天之后,唐德宗就收到了郭子仪他们的奏疏,询问皇帝为何外放了无罪的崔祐甫?

唐德宗被他们给问懵了——宰相常衮的那道奏疏之中,不是有你们两人的签名么,你们不是同意的么,怎么现在反倒说他无罪了呢(卿向言可贬,今云非罪,何也)?

于是,当唐德宗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之后,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回答——我们对此并不知情,常衮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并没有事先告诉我们(二人对,初不知)

就这样,刚刚即位就被宰相给忽悠和戏弄的唐德宗,心中极为惊讶,随即而来的是龙颜大怒。

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于是,就在宰相常衮心中洋洋自得,还在为自己利用小聪明除掉崔祐甫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忽然得到了一份让自己犹如掉进冰窟窿的圣旨。

就这样,高高在上的宰相常衮,因为自己的小聪明,而险些没把自己摔死——外放为潮州刺史。

不仅常衮没有想到,就连朝中的其他大臣在听说这件事情后,也极为震惊(闻者震悚)。

毕竟,在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如此雷厉风行的皇帝了,已经习惯了性格温顺的唐代宗,反倒对唐德宗这样的皇帝有所不适应了。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