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平凉将万家篝火,门庭若市

2019-02-27 17:04:52 门庭若市,篝火,平凉

民俗/燎疳

自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三,这年才算是过完了。而收尾的那道“燎疳”大餐是必不可少的,待柴火燃起来,大人小孩依次从火上跳过去,“燎”掉身上的晦气,来年就会平平安安。

燎疳俗称:“燎干”、“跳火坑”,是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节庆习俗。在正月二十三天将黑进行。“燎”有“了”的意思。“燎”有“疗”的意义。从火上越过去,可保一年身体健康百病不侵,疗治心病。干,自然说的是身体。燎干,不是什么火都可以燎,务须是柴草火,例如麦草、胡麻草、荞麦草,蒿子之类,最好是野草。因为野生的柴草本身可以祛病。民间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的民谚,还有“火烧财门开”的说法,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夜幕降临,万家篝火,照彻西北大地,壮乎美哉!“燎疳”是西北春节的一个结尾,也是社火的闭幕时间,这一天表演社火的人要到全庄人祭祀的庙里烧香,磕拜,卸装,将所有的社伙道具交回社火头儿封存,自此可以各自做自己的私事了。春节过完了,万物开始生长了,人们该出门、下地干活了,从头而越了。

这一天,人们除了割柴火、堆柴火准备“燎疳”之外,还要将除夕时贴上的对联、门神扯下,并用黄纸剪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的纸人悬挂于门楣之下,这种纸人叫做“燎疳娃娃”,夜幕降临,家家门前都堆放了一堆柴火和当日院内清扫的杂物,然后插上“燎疳娃娃”,再把扯下的对联、门神也投入其中,随后再投入香表、鞭炮、盐粒等,点燃柴火,用火将它们连同“燎疳娃娃”一起烧掉。

旧俗火后灰烬要扬起,四处落下的火星,则要由娃娃们一一用脚踩灭,防止引发火灾,当地上没有一丁点火星时,这时“燎疳”才宣告结束,娃娃们也才回家。燎过疳,也意味着过年的一切禁忌都解除了,同时也闲散不得,又要开始繁忙的春耕了。

又是一年正月二十三,

今天下班燎疳走~

摄影:徐振华 编辑:祁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