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班级家长群里天天这样“表演”, 你能融入吗?
小蕊和他爱人因为业务发展到国内,就把6岁的儿子也带回国上学。可发现,孩子班级的家长群氛围他们两口子完全适应不了,比着拍马屁、恭维示好、阿谀奉承,群里成了几个戏精们的表演圣地。有些不善表达的家长们表示真的融入不了,都想退群了。原本老师建群是为了方便大家沟通交流育儿的经验,发布班级重要的通知信息,可这片纯洁的育儿圣土,就这样被一些家长破坏了。这样的班级家长群您有加入吗?有出现这些事情吗?
老师发了一个班级的重要通知,就开始有戏精们出没了,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注意休息,老师忙了一天,还要编辑这些信息,辛苦了。好像如果有家长回复一句:“好的,收到”,就会被看成是异类。
康瑞在私立学校当老师,收费比较高,群里过节祝福,基本都是红包雨。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老师请收下节日的祝福。红包老师没收,就有个家长奇葩的说出,老师怎么不收节日祝福呢?搞得场面一度尴尬,教书育人本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让康瑞感觉也很有压力。
浩浩的妈妈表示,他们班老师发布了一条活动的通知安排,就出现了,老师又要忙了,是呀,当老师真操心,一边说着一边在群里讨论着。老师,我出钱给大家买这些物品吧。老师,需要我出力吗?浩浩妈妈因为工作原因,打开班级群信息时,信息量已经达到了上百条,因而错过了老师的重要通知。
还有一个宝妈说,临近孩子的毕业典礼,班级家委会说,要每个家长给老师准备一块匾或者是一个锦旗,到当天的时候请一个军乐队,锣鼓喧天的一路送过去,这简直刷新了我们对“老师,您辛苦了”这句话的认知含义。
有的全职妈妈不上班,完全就是老师跟班,不管班级发什么活动,都要在群里说,老师,我去帮忙吧。有的明明是该孩子自己完成,他们也跟着要掺和,比老师还积极。
都说孩子入学是进入了一个小型社会,家长的群也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呀!虽然多说谢谢是个好习惯,但是一味的阿谀奉承就成了拍马屁,老师这个工作确实很辛苦,但是不能发个通知,说个作业,分享一个育儿就是老师您辛苦了,这样的感谢也真的不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