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疼女儿, 家产全留给儿子”, 事实让大多数女人气愤
文|文儿
前段时间难得遇上小长假,跟孩子爸一商量索性回老家了,本想着清净几天,谁想正碰上姨妈一家吵架,直接闹到了老一辈那里,作为家里的老大,我爸妈自然也被要求到场。到了才发现是表妹因为结婚跟家里闹,边哭边嚷着爸妈偏心弟弟。我听了奇怪,在家谁不知道姨妈一家特宠表妹,天天我家千金我家宝贝的挂嘴边,怎么现在说偏心表弟?
我妈解释,姨妈一家早早给表弟买了房和车,现在表妹要结婚了,家里就给了她几万块钱当嫁妆,家里的不动产宅基地都是给她弟的,这让从小被宠着长大的表妹接受不了,气的嫁妆也不要了,直嚷着要断绝亲子关系。我听得感慨,“嘴上说疼女儿,家产全留给儿子”,事实让大多数女人气愤,却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往往逃不过两个方面。
儿子婚嫁方面压力大
现在谈到结婚问题,男方有房有车是必须的,没车没房在丈母娘面前容易受气,毕竟很少有女方能接受裸婚,没有房子就意味着男人不好嫁娶。相对的,女方即使没有房产,也不会被男方嫌弃,大环境对女方嫁妆没要求,多少表达下心意即可。婚嫁市场的大环境这样,就导致老一辈会把家产留给处于不利地位的儿子。
然而老一辈不懂的是,正是这种重男轻女的行为导致了天价彩礼。女人结婚时之所以讨要彩礼,正是因为分不到娘家的一半家产,于是便以结婚为筹码向婆家讨要。试想一下,如果在中国,所有家庭都做到儿子女儿对半分家产,那天价彩礼自然就会被放弃了,因为女人自己手里有财产,就能够分担男人的重负了。所以,想摆脱天价彩礼的男人,请先督促父母分一半家产给姐姐或妹妹,这样才能从源头终止恶性循环。
女儿心软更容易说服
几天前我看到一则新闻,父母把家产都给了儿子,却要求女儿养老送终,本来女儿不答应,后来几经游说还是同意了。原因简单,女人天性敏感,情感方面趋向感性,遇到问题更容易心软。这个结果没有疑问,因为女人心软是男权社会大环境培养出来的必然结果,存在特例,但不多。比起男人,女人更容易被过去的亲情打动,也更容易被道德“绑架”,尤其从小被洗脑“牺牲”的女性,更倾向于为兄弟奉献,“索取”反被视作耻辱。
最后,我清楚的记得表妹那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家产给谁自然是父母说了算,但不想儿女起嫌隙的话,还是尽量一碗水端平。可以都不给,但不能厚此薄彼,嘴上说着女儿如何重要,然后把财产都留给儿子,这样未免让女儿感到气愤,最后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