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疝气不用开刀也能治好! 看是得的哪种疝气!
2018-01-06 03:10:58
疝气,开刀,能治好
疝气,其实分为两类,一种是腹股沟疝气,一种是脐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小儿疝气一般是腹股沟疝气,但是往往不了解它,也不了解另一种疝气,导致孩子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接下来就跟小御学一学有关疝气的常识,若是有用,请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了解了解。
若是家中有孩子得了疝气,也不要盲目手术,因为有的疝气,不用手术也能治好。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腹股沟(大腿根部)或阴囊部位,出现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包块,在小儿哭闹、咳嗽时更加明显,平卧休息时用手轻轻向上推压,包块呵以消失。有的患儿有下腹部疼痛感觉,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如果腹股沟疝出现嵌顿(突出的包块被卡住),时间一长,就会因血液循环不良而坏死。
腹股沟疝在诊断明确后,即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疝气可以痊愈。进院手术时间,多在2岁以内。6个月以内婴儿,也可以先用疝带治疗。患有严重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肺结核、营养不良等,也可以先行非手术疗法,等到这些病好转后再开刀。
脐疝
脐疝是指小儿腹内大网膜或小肠从脐环突出,形成圆形包块。这种包块容易压回,在小儿哭闹、咳嗽、直立时则加重。因脐疝发生嵌顿者极少,绝大多数脐疝可以自愈,故一般不需要手术。对新生儿和小婴儿,一般可暂不处理。
2岁以上、脐疝未愈的小儿,可考虑用粘膏法。具体方法是:取两条5厘米宽的粘膏,在一条的中央开一个小孔,另一条的一端剪成如舌样的凸出。腹壁上先涂安息香酊,将两条粘膏分别贴于腹壁脐部的两侧,然后将一侧的舌样凸出穿过对侧粘膏的开孔,再将这两条膏布的游离端互相向对侧牵引,并用手指将脐疝揿入内,膏布粘牢,使脐部皮肤形成纵形的皱襞。粘膏每1~2周更换1次,如使用6个月仍无效,则放弃此法。4岁以上小儿脐疝未愈,或小儿脐疝过大者,要考虑手术治疗。
希望今天的健康知识小课堂对你和你的家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