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腿毛浓密, 元凶是可能是“它”!
近日,一则“16岁少女腿毛浓密,备受同学欺凌”的新闻吸引了笔者的眼球。
讲述的是一名美国西南地区一女孩因患怪病在14岁开始长起了黑茬茬的腿毛,而且越长越密,越刮越黑。在学校因为这个备受同学欺凌,很多女同学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
据“腿毛妹”爆料,真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那么,“多囊”和“多毛”到底有何关系?
是不是所有的多囊女性都会长那么多腿毛出来?下面就和大家侃侃有关女性长腿毛背后的真相——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 VS. 多毛,有何瓜葛?
多毛的本质就是人体内雄激素分泌太“猖獗”所致,比较斯文一点,我们也称之为“高雄激素血症”。
所以,有关多囊和多毛之间的纠纷,也就顺其自然的转变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雄激素血症”之间的较量了。
高雄激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特征之一,约有70%~80%的PCOS患者会导致高雄激素血症。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中,肥胖、2型糖尿病和黑棘皮征的发病率较雄激素正常者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
因此,高雄激素血症可能与PCOS远期糖脂代谢并发症发生危险性高度相关。
反过来,过多雄激素可以加快始基卵泡向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发展的速度,导致女性不排卵、月经稀发和(或)闭经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脱毛妹子”除了腿毛比较多外,她的月经很可能也不太好,将来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风险也是比常人高出好多倍。
解决多囊综合征的根本措施?
在新闻中提到“腿毛这妹子”通过每天刮胡子来减少自己“胡毛”的生长,结果根本没有用,甚至越刮越多,越描越黑。这是因为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控制体内雄激素的分泌所以,治疗多毛的根本还是在降低体内雄激素的水平。
下面主要介绍下降低体内雄激素的主要措施。
■ 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中的环丙孕酮能抑制雄激素合成酶,并能与外周靶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故可抑制肾上腺和卵巢来源的雄激素的合成及阻断雄激素在外周靶器官的作用,故其抗雄激素作用较强。服药6~9个月后改善多毛的效果明显。常用的有醋酸环丙孕酮。
■ 孕激素
具有抗雄作用的孕激素有环丙孕酮、氯地孕酮、屈螺酮等。这些孕激素均能抑制雄激素合成酶及与外周靶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故可抑制肾上腺和卵巢来源的雄激素的合成及阻断雄激素在外周靶器官的作用。
■ GnRH 激动剂
通过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上的GnRH受体的降调节作用,使FSH和LH降到青春期前水平;由于卵巢功能明显抑制,睾酮、游离睾酮、雄烯二酮均降至正常水平,男性化体征逐渐改善,但一般需半年至1 年才见效。
■ 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能降低女性体内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减少卵巢及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的合成,增加睾酮-雌二醇结合球蛋白的合成及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降低雄激素水平及其活性的作用,常用的药物为二甲双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