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要把中医定位成老中医呢?

2018-01-06 14:29:17 定位,老中医,中医

导语:当我们谈到中医时,往往谈到的就是~“老中医”,这个“老”字往往是一个好中医的标配,而很说有人说“中医教授”,甚至有人认为老中医比中医教授还要牛逼。这种思想是怎么形成的?

这里面提到的关键词:“民间”,“老”,“中医”分别的含义是~代表其在某一特定地区闻名,诊治较多患者且治疗有效;“老”,代表其年龄较高,从事诊疗工作时间久,见过的病种病例数量多,推断其有经验;“中医”,无论其属于中医哪个流派门类,其主要治疗手段方式方法是中医理论。PS:首先说一下民间中医怎么学的,他们一开始就跟着师父,是边学理论边背中药边临床的,可能这就造成了同样年龄的两个人,民间中医的临床要多那么几年,也许就是这么来的吧。但是这本身是个误区,并不是说民间的中医和科班教授孰好孰差,最根本的我们还是看本事

俗话说的好:“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普通老百姓及患者属于医疗信息不对称天平的弱势方,对疾病不了解,但都知道疾病诊治是一门经验科学,同时面对年轻的毛头小伙子和白发苍苍的医生,大多数人都是自以为主观上更愿意相信和选择更有经验的,也就是“老”的。

但年龄与医术并不是绝对相关或者是一定成正比的(就好比28岁的小伙子一样每个月可以挣的比40岁的油腻老男人还要挣的要多的多是差不多一个道理的)。PS:所以呀,“老”与“中医”不一定是绝对的标配的,但往往你看见的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广告与老中医/老军医是标配的(这就是套路得人心的基本体现呀)。

大家普遍认为的中医还是老的好。这个其实是个巨大的误区。也是你不太懂中医的一个基本表现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老中医确实比年轻医生要多很多的临床经验。这个是必然的。但是绝大多数患者患的都是常见病(社会病),在治疗常见病上来说的话,一个年轻一点的医生和一个老中医开出来的处方并不一定会差多少的。而大家普遍为了追求老中医,最后就会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等等(其实对比大家看西医的话,也是会去找年纪大且经验多的医生的,如果这家医院里也有关系的话肯定都是要找主任医师的。没有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会去找个刚来的小年轻的,对吧?但是呢,其实本质是小年轻医生相比老医生来说的话,架子会稍微小一些,也稍微好说话一点。看病呢其实也不会差的,也是有优势的呀。)诸多问题了。所以呀~优质的医疗资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稀缺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的话,其实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现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医里还是不乏高手的。比如我认识的好几个就是80后的中医佼佼者。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他们也以确切的疗效得以站稳脚跟。所以大家不必去盲信老中医现象。这个是我作为从事中医行业这个角度来说给大家的一些理性的建议吧。

下面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医生的事儿:

小王在三甲医院工作,急诊一线都是救急救命的,他经历过的无论是120车上的急救亦或是医院急诊抢救室的。极少数是会遇到患者说的会在急诊抢救时提出需求中医的。所以看病这事儿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靠谱的方式也是关键之一呀。

如果你对具体中医诊疗现状不了解,也没在民间调研过,不具备发言的知识基础的话,还是不要随便乱讲。以免耽误他人治疗懂得最佳时机呀。至于“为什么不少的国人会认为民间老中医比中医院里的主任教授更牛逼呢?”这一问题的话,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把你病症看好的才叫靠谱呀。而大多数所谓的专家,厉害的中医都是马后炮和假把式的多呀。

在17年年底的时候有幸在我们聚传中医遇到了一位国医大师。说真的,真正的国医大师水平是非常高的,并且是资质齐全,资历很深,看病的话也是相当地细致认真/耐心负责呀,绝对是教科书版的大医精诚典范。PS:“国医大师”入选标准: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同时还要具备品德高尚,获得社会广泛赞誉;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在老百姓心目中是绝对享有很高地声誉等条件的。

我个人觉得真正有高超水平的中医,无论在阡陌或者是在城市,其本质都应该是水平极高的。也是拿医术水平来说话的。但很遗憾的是:抱歉,很多患者见到的/看过的中医都不一定是真正的医生。

最后我也特别想问大家一句:你是想找医术高明的中医呢?还是说的非得要找老中医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