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渴得厉害, 原来是干燥综合症, 幸亏有这副中药!
患者,男,30岁,2007年3月16日以口干、舌燥一年就诊;其2年前父亲病故,过度劳累和悲伤,开始是流清涕打喷嚏,后逐渐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渴欲饮,逐渐加重,晚上6~8点不渴,9~12点渴得厉害,白天与晚上口渴基本无区别,其从小至今口疮发作频繁,2年前最严重,近来好一些,曾做血糖检查,正常,晨起困倦明显,背部近7~8月不断起痤疮,眼结膜稍红,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西医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中医辨证为湿热阴伤,气虚受风,给予半夏3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党参15g,荆芥10 g,防风10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
2007年3月22二诊:症状大减,留有晨起便干、困倦,多梦明显;上方加柴胡12g,川楝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
2007年3月28日三诊:症状又减,给予半夏3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党参15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10剂。随访,现已痊愈。
按:干燥综合征多由感受燥热之邪或内生燥热所致,燥热邪毒,阳邪热毒困遏脾土,脾胃化生津液之功能不及,无精津可散布于五脏四肢百骸,临床呈现一派阴津匮乏之表现。甘草泻心汤能清热解毒,泻火而培中,且方中重用甘草,后世中西医理论有不同诠释。《伤寒论纵横》指出:“以甘草命名者取甘缓之意也,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之虚,缓中之急……”
现代药理学认为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究其原理,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有人报道,认为甘草甜素在体内被葡萄糖醛酸酶水解为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甘草次酸与肝脏内存在的类固醇代谢酶(还原酶)的亲和力大于类固醇,从而阻碍了醛固酮和皮质醇的灭活,故使用后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重用甘草可以收到很好的解毒、和中的治疗效果。干燥综合征属风湿类疾病,因此体内类固醇水平的高低对于该病的预后密切相关。需要要重用甘草来提高体内类固醇的水平。因此,使用甘草泻心汤主治干燥综合征,取效是在情理之中的。请进入公号众“春草堂大药房”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