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不用吃任何药, 抓条鲫鱼和田艾, 祛湿三天体内全干净!

2018-01-18 17:05:39 和田,抓条,鲫鱼

四季每天都有温度和湿度。冬季的时候空气的湿度就会变得特别的少。而我们体内的湿气就会变得特别的多,从传统医学上来讲冬天的两个特点:一是寒,主要是冷 。二是燥,也就是空气比较干。除了寒、燥之外,冬季还有一种常见的致病邪气,就是湿。祛湿是冬季季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湿的不同来源,传统医学上把湿分成了内湿和外湿。传统医学上来讲脾弱生湿。体内为什么会产生湿邪? 中医讲脾能运化水湿,掌管着体内的水湿代谢,如果饮食不当等因素损伤脾胃,就会导致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停留体内而生病。冬季人体内部就非常容易生湿,生湿就伤脾胃,你又吃很冰凉的东西,一冷一热主要伤的是肠胃,消化系统得病。生湿痰易盛,体型容易肥胖,胖的人内湿比较重,冬天过食生冷易生湿。

湿气重

那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身体有没有招湿毒侵袭?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方法:1、看形体,中医望诊中有“肥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偏胖者多为阳虚、痰湿体质。看食欲,湿重者,脾胃运化弱,到该吃饭时没有饥饿感,而且吃一点就感觉胃胀,这是典型的脾虚湿重的表现。2、看状态,湿重者常感觉身体困倦,懒得活动,头脑不清爽,关节沉重,全身酸痛,这是湿气黏滞的表现。看舌头,湿热者常见舌红苔黄腻,寒湿者为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3、看体重,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却明显增加。其实湿气重的人是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的,还会出现虚胖甚至下肢水肿、腿肚发沉的问题。关节僵硬,会让你感到起床时浑身酸痛。

湿气

冬天正是体内湿气重的时候,这与天气也有很大的关系,天气冷,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变慢,就会导致体内湿气的堆积,堆积到了一定程度上,就会体现在身体上的不良反应上,我前段时间就被湿气给入侵了,我就感觉我这几天脑袋一直都昏昏沉沉的,并不清醒,而且脸上也是越来越有油了,黑眼圈也越来越重,而且我的口臭也是非常的严重的,总是感觉嘴巴里黏黏的,不太干净,即使是早晚各刷一次牙,也都没有解决问题,而且食欲也不太好,吃的也是越来越少,最后竟然有点厌恶吃饭了,希望饭点儿快点儿过去,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用吃饭了,但是之后,我都快感觉要营养不良了,而且我的精神状态也是越来越差了,有个同事对我说我这是被湿气入侵了,我体内湿气重导致的,我想也对,他还给我说了唯什么余什么白,当时我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我就听了他的话,没过多久,我的精神状态就回来了,湿气已经和我拜拜了,这种健康的状态真是太好了。

鲫鱼汤

我还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田艾煲鲫鱼,田艾30克,鲫鱼2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

怎样才能预防湿气,让我们的身体不受痰湿的困扰呢?在这里我给大家几点建:

1、尽量避免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的人,平时应多食用一些对身体有益处的食物。

2、保持良好心态,心情舒畅有助于脾胃健运。

3、多做有氧运动,动则升阳,脾阳一升,水液自能运转。

4、节制饮食,避免大量饮酒,酒能助湿。同时少吃大鱼大肉,因为肥甘厚味一方面滋腻碍胃,另一方面也能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