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曝光! 这些人造食物都能以假乱真, 长期食用或变傻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饮食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吃的东西越来越杂了。甚至出现了很多“人造食物”,而且看上去这些“人造食物”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一些人不知情,吃了这些人造食物,生病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来看看以假乱真的人造食物都有哪些吧:
1、火锅丸子
吃火锅必备的丸子,各种鱼丸、虾丸、蟹棒,肉的含量很少,甚至都不含肉。一颗肉丸中含有食用明胶、香精、色素、增白剂等十几种添加剂。
既然肉的成分少,为何吃起来却香味浓,口感Q弹呢?要做到这些很简单,只要加入“高弹素”等就可以让丸子“弹起来”,再加入些“卡拉胶”可以让丸子吃起来有肉的感觉;再加点鱼肉香精就可以做成你钟爱的各种美味的“鱼丸”了。这些食品添加剂“调配”出来的人造海味食品,营养价值极低,对身体健康危害大。
2、海蜇丝。
边的是假海蜇丝,几近透明;右边的是真海蜇丝,淡黄色。
这种“人造海蜇丝”其实压根不是海产品,它的生产原料是三种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硫酸铝铵(俗称明矾)、无水氯化钙。
人造海蜇丝有哪些危害?
首先,海藻酸钠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正常使用是非常安全的。但人造海蜇丝等于是把添加剂当成了食品来吃,这个剂量早已超过了安全范畴。
明矾大家都比较熟悉,现在油条里都不准放明矾了,原因就是明矾中铝元素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导致骨质疏松、贫血,还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引发神经衰弱,甚至使人易患老年性痴呆。
经检测,一些人造海蜇丝中铝含量严重超标,每公斤达到600~800mg,比国标最高限值高5倍以上。
3、假鸭血
鸭血是大家吃火锅的必点菜之一,口感爽滑而且营养丰富,但万万没想到连它都是假的
为降低成本,卖家把鲜鸭血换成了人造的。用血粉之类勾兑出来的。
假鸭血配方:动物血(猪血、牛血、鸡血、干血粉)+福尔马林+胶 调料制作出的,福尔马林就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有毒化学药品,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福尔马林定为致癌物质。
为啥不用真鸭血呀?
答案是:因为鸭血贵啊!另外,血豆腐又非常容易变质,加入甲醛,假鸭血就不易变质了,再加入胶来模拟真鸭血的口感,这样,一块真假难辨的假鸭血就出炉了。
3、假粥
如果你认为店家是经过几个小时熬制出来的米粥你就错大了!也许你知道添加剂、明胶什么的,但你肯定不知道黄原胶!也叫粥宝!
使用这种黄原胶的添加剂加入粥后,只要少量的米就能熬制一锅香喷喷浓稠的粥,而且只需要十来分钟,还比长时间熬制出来的粥还更具卖相,米粒和米汤比较均匀,而未加黄原胶的粥,米粒和米汤是分层的。
4、假牛柳
“牛柳”指的是牛的里脊肉,是一种十分美味的食材,被广泛用于各色菜肴之中。
然而市面上,有一种牛柳是猪肉或者鸭肉做的!
鸭脯肉怎么变成牛柳呢?
鸭脯肉加入红曲粉、脱氢乙酸钠、复配肉制品水分保持剂等多种添加剂,再加入大量工业盐进行腌制,红曲粉等添加剂可以使鸭脯肉表层起红,更像牛柳,味道也像牛肉。
更像的是猪肉!猪肉经牛肉膏腌制和烹煮后,味道、外形与牛肉极其相似,在未提醒情况下,普通人很难分清。
这些人造食物基本上都可以以假乱真了。你吃过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