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智商税之余, 你还残害了自己的孩子

2018-01-06 19:38:50 税之余,残害,智商

大家好,我是育儿有道的许博士,每天为你解决一个育儿问题,今天的问题是来自一位心中充满憋屈的母亲。

“您好,许博士。我是一个90年的母亲,女儿3岁了。我很重视孩子的健康,所以给孩子选购食品的时候,尽量都选购儿童食品,牛奶、酱油、面条、奶酪之类的食品都是。但我老公总跟我说这些就是交智商税,我说不过他,网上也众说纷纭。请问博士,儿童食品真的和普通的食品没什么差别吗?”

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我可以感受到这位母亲对女儿的重视,同时,我也得很客观回答这个问题。

对,就是智商税

实际上儿童食品并不是必要品,你老公“智商税”的描述挺准确的。比起盲目选择“儿童食品”,学会根据营养成分与配方表正确选择食品更重要。

0-3岁婴幼儿的奶粉、辅食是有相关的食品标准的,3岁以上的儿童的食品标准与成人一样,但实际上需求要低一些。所谓的儿童食品,往往是宣称在对应的食品标准之上,添加某一些营养元素。而这些儿童食品,很可能存在一些例如钠含量太高、添加剂过多等问题。

例如某品牌的儿童菜芯,每100g含钠量2626mg,还有某品牌的儿童面,每100g钠含量1700mg。而那个我们小时候热爱的儿童酱油,往往含钠量和正常酱油差不多,每100g大约是5000mg,价格还贵上不少。要知道成年人每日钠的推荐摄入量是2g,也就是2000mg,儿童的推荐摄入量只会更低。

还有一些儿童食品,为了提升味道和口感,往往添加了一些人工添加剂。比如一些儿童牛奶,为了让孩子喜欢喝,添加了糖以及甜味添加剂。说到牛奶与添加剂,就不得不提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当时货源供应商利用检测漏洞,为提高食品检测中蛋白质的含量,掺入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孩子患上泌尿系统疾病,甚至有个别孩子因此丧命。

教你一个选择方法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选择给孩子的食品呢?我并不排斥儿童食品,只不过,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式选择食品。有一个口诀:成分配料,十分重要。

拿到一个食品,我们首先可以看它的营养成分表,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营养成分表,表中深色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五项是国家强制规定需要标注出的,而剩下的浅色部分是厂商自己主动标注的。后面的参考值就是每份产品的营养含量,占建议一天摄入总量的百分比。

再者,我们可以看食物的配料,配料会标注出产品使用了什么食品添加剂,当然,这个是越少越好。此外,有一类食物,声称是某某口味,一般是添加了某些添加剂,以达到这个口味,这类食品也需要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