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抑郁症“执念”的: 认知行为疗法
许多抑郁症患者都存在一些自动的,不好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比如看到一个很壮的人,脑海里下意识的想到他会来打自己。
又或者看到朋友开车回家,脑海中自动浮现他开车出车祸的场景,甚至连他出车祸的细节都在脑海中显现的非常清楚。
再有学生,考试中一个题没做好,就感觉自己这场考试完了,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没希望了。
在这三个例子中,很壮的人和朋友开车以及某个题没做好是真实发生的,而后续的不好的场景则是由自己的思想想象出来的。
对于使人思想消极的抑郁症来说,能够使人有各种不切实际负面的想法。对于这种情况,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治疗方法之一。而且对于一些因为某些不切实际的“执念”引发的“心结”也有较好作用。其还具有花费小,时间短,较容易出效果等特点。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帮助患者缓解由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CBT通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 恐惧症,成瘾,抑郁症和焦虑症。
认知行为疗法通常是短期的,重点是帮助患者处理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
CBT是治疗中研究最多的类型之一,部分原因是治疗集中在高度特定的目标上,解决具体问题,结果可以相对容易地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人们可以学习如何识别和改变对行为和情绪有负面影响的的思维模式。
现在主流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就是药物加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心理治疗当中经常被使用的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基础
CBT背后的基本概念是我们的思想和感受在我们的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个花费大量时间思考飞机坠毁事故,跑道事故和其他空难事故的人可能会导致自己避免坐飞机。
认知行为疗法的目标是教会患者,虽然他们不能控制周围世界的每一个方面,但他们可以控制他们如何考虑和处理生活中的事情。
认知行为疗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精神健康消费者和治疗专业人士的欢迎。
由于CBT通常是一种短期治疗选择,因此通常比其他一些治疗方法更经济 。CBT也得到实证支持,并已被证明有效地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适应行为。
自动否定的想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焦点之一是改变可能导致和加剧情绪困难的自动消极思想。这只要针对抑郁和焦虑的自动消极思想。
这些消极的想法在脑海中自动发展,并被认为真实的,往往会对一个人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通过CBT过程,患者检查这些想法,并鼓励从现实中观察或驳倒这些想法的证据。
通过这样做,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和现实地看待造成他们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想法。通过意识到消极的、不切实际的、抑制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人们就可以开始寻求改变并进入健康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