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男子痛风发展成“痛风石”, 都是“这件事”害的!
小王今年40岁,是痛风15年的老病友。
他在25岁时,便发现并确诊痛风,在那个年代,都没听说过这种病。并且觉得自己很年轻,偶尔疼痛不算什么,就没理会过。
那时候,怕吃药损伤身体,所以几乎不怎么吃降尿酸的药,只是用一些土方法降低疼痛,然后多喝一些水。这样一个星期左右也就不怎么疼了。
并且痛风发作并不频繁,有的时候连着两三年都不发作一次。这也使小王放松了警惕,就这样痛痛停停的过了七八年,身体开始了一些“奇怪”的变化。
手指、手腕等处慢慢的长了一些硬结,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所谓的“痛风石”!
小王说,当时的硬结没有影响关节的活动,就这样又拖了几年,直到痛风石使手腕、手指不能弯曲。迫不得已,才去医院通过手术把痛风石清除了,三个月内连做三次手术!这中间有多煎熬,只有自己能体会!
小王的故事,就是在告诉大家,身体出现任何异样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且遵医服药,日常更要保养身体,预防痛风的发生!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并且由于生活、饮食等不良习惯影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那么,痛风石又是怎么得来的?
在痛风病人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坚硬如石的结节,称为“痛风石”,又名痛风结节。是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肿。
痛风石的症状有哪些?
最常见于耳轮,亦多见于踇趾的第一跖趾关节、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少数病人可出现在鼻软骨、舌、声带、眼睑、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
在关节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质,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这种痛风结节也可在关节附近的滑囊膜、腱鞘与软骨内发现。痛风石大小不一,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鸡蛋。
痛风为什么会发展成“痛风石”?
1、饮食不忌口
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男人,工作中免不了要应酬。隔三差五的大鱼大肉、喝大酒的酒局;或者三五成群,喝着小酒,配上海鲜大排档;甚至很多男性都把啤酒当水喝!这是导致痛风石出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小王也是这件事害得他最终不得不手术取石!
2、体重因素
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比营养一般的人易患痛风。
3、心里因素
很多人及时得了痛风,也不觉得怎样,像小王所讲,不吃药,不理会。这样只会让痛风向坏的方向发展,最终折磨的是自己。
如何预防痛风的发生?
1、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血尿酸浓度,痛风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血中的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一旦发现血尿酸增高,就要服用降尿酸药物,只要控制了高尿酸血症痛风就不会发生。
2、饮食节制
过量摄取高嘌呤的食物是导致诱发尿液中尿酸升高的罪魁祸首。大家在饮食上少吃猪肉、羊肉、动物内脏、海鲜、扁豆等食物,避免痛风的发生。
3、喝点玉兰根茶
玉兰根,原产于欧洲,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有保肝护肝的功效,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
其提取物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同时,玉兰根提取物可明显改善由高嘌呤饮食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及腹型肥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脂肪酸合成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而发挥综合调节尿酸和腹部脂肪堆积的作用。
研究发现,玉兰根能够对三高合并高尿酸症有很好的调理效果,能够降低尿酸,降低三高,是难得的能够同时降低四高的健康食物。
4、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尿酸升高是由于体内呈弱酸性,此时应多摄入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食物进行酸碱中和,这样可以起到预防痛风发作。比如芹菜、白菜、萝卜、黄瓜、西红柿、苹果、香蕉都是很好的碱性食物。
5、防止受寒和过度劳累
受寒过劳可使人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导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则使尿酸排泄减少。这样很容易引发高尿酸,从而导致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