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博物馆老楼,曾经是座纸醉金迷的赌窟,几经博弈回归大众

2018-04-07 15:03:05 赌窟,老楼,几经

摘要:1933年,上海跑马总会拿出200万两银子,在跑马厅的西北角(今黄浦区南京西路、黄陂南路路口)建造一幢大楼,成立高级俱乐部,供跑马总会会员享乐。上海跑马总会建筑是由英商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施工规模浩大,当时雇佣土木工近千人。

新开馆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小长假里迎来众多参观者。八十多岁的英式老建筑、挺拔瞩目的钟楼,是一处专属于上海、代表着城市形象的所在。然而,这里的来历却是一段耻辱的历史,曾经不让国人进去、被西方列强玩弄于鼓掌之中。从曾经纸醉金迷的赌窟到市民求知的圣地,进而又作为承载上海历史发展和革命足迹的殿堂,当我们了解它的过往之后,或许会有一种新的感悟。

三个跑马厅,只供洋人娱乐

上海租界内先后有三个跑马厅,相继建于1850、1854、1862年,迭相更替,面积越扩越大,位置也是逐渐向西。

第一个跑马厅存在的时间约在1850—1854年之间,大约位置是现今南京东路以北、河南中路以西、山西南路以东、宁波路以南这个区域,面积约80亩。第二个跑马厅存在时间在1854—1862年之间,大约位置是现今湖北路、海口路、北海路、西藏中路、六合路、芝罘路和浙江中路弯曲构成的圆弧,面积约170亩。

对于这种西洋传入的休闲运动方式,当时的人们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所以会把这样的场所,称为“公园”或 “花园”,所以当时第一个跑马厅旁边的那条简易道路被叫作“花园弄”,即现在的南京东路的东段 。第二个跑马厅兴建时,在道契上注明的用途是“公游之所”,即公共游乐场所 。

1861年,由于赛马业有利可图,很多外国商人纷纷入股,跑马总会的成员已经增至25人,而且当时地价飞涨,于是他们便以10万银两的价格将第二跑马厅的地皮出售,然后另谋更大且便宜的地块再造新场地。

他们利用在沪官商人脉,利用租界管理机构工部局和上海道台的合力,强迫现人民广场地区450余亩土地上的农户和业主低价售出土地。尽管遇到坚决的反抗,但上海跑马总会还是强行将这块土地圈占,并成立上海娱乐场基金会,将第三个跑马厅建立起来。

光绪二十年六月(1894年7月),公共租界工部局与上海娱乐场基金会协商,租用跑马厅跑道中央的26.83万平方米土地,用来建设一个体育公园性质的场地,以供外国人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