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并非战死襄阳 真正的结局更可怜 但一样震撼人心
(思品时间、武侠时间侃金庸第1848期)
文/江湖小混混
大家好,本文我们来侃侃金庸《射雕英雄传》,本期话题我们来谈谈这部作品中的一个大人物——郭靖。郭靖是金庸先生笔下最著名的一个武侠形象,郭靖不仅成就了金庸武侠的江湖地位,更是在整个华人世界卷起一股武侠狂潮。为什么郭靖这个人物形象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小混混认为原因应该有三点:第一,郭靖这个人物形象非常亲民,《射雕英雄传》之所以能影响如此巨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郭靖这一主角的形象选取,金庸首次让一个很普通的、甚至有点愚笨的人成为男主角,却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郭靖非常完美,郭靖不论是性格、品质、爱情、武功还是事业成就,几乎找不出任何的污点,可以说,郭靖是最符合童话的一个角色形象;第三,郭靖身上体现出来的“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是整部《射雕英雄传》乃至整个《射雕三部曲》的核心。那么郭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神雕侠侣》时期的郭靖,相比射雕时期的郭靖,肩上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守护襄阳古城。襄阳古城是战略要地,对抵抗蒙古铁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郭靖之一生,也将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襄阳古城。《神雕侠侣》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襄阳保卫战落幕。但是,到了《倚天屠龙记》,郭靖和黄蓉的身影和故事已经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因为,那段传奇已经是100年前的事了。关于郭靖和黄蓉的结局,《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只借用了灭绝师太的一句话简单掠过——襄阳城破,郭大侠夫妇战死!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郭靖和黄蓉大战襄阳的悲壮画面却总能浮现眼前。这场金庸笔下最悲壮的战役,估计连金庸先生也不忍提起吧?因为一代大侠郭靖,在纷纷战火中陨落了,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很强大,但是终究无法挽回历史的狂潮。然而,历史上的郭靖真的是战死襄阳吗?当然不是。
我们都知道金庸先生喜欢在历史中寻找素材人物,并将他们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而郭靖亦是如此。在《宋史》中,就有一段关于郭靖的生平记录,我们来看段原文,大侠就会知道郭靖真正的死因——有郭靖者,高桥土豪巡检也。吴曦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而下。过大安军,杨震仲计口给粟,境内无馁死者。曦尽驱惊移之民使还,皆不肯行。靖时亦在遣中,至白崖关,告其弟端曰:“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难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遂赴江而死。这段史料讲述的非常清楚了,郭靖并非战死襄阳,而是投江自尽的。郭靖的真正结局,相比射雕中的郭靖,确实可怜了许多。
但是,两个郭靖的最后结局,却都一样震撼!为何?因为他们都做到了一点——民族气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射雕中的郭靖和历史上的郭靖,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为国为民的民族精神,却都同样震撼人心。在两个郭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和力量之源吗?而这点,大概也是金庸武侠为何能长久不衰,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根本原因吧?大侠是否也有这种感受?本期话题就为您侃到这里,多谢您的阅读。
参阅资料:三联版《射雕英雄传》、三联版《神雕侠侣》、《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