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传说:九世同居
九世同居
文成、青田、景宁、丽水一带的山村,家家户户有一个泥制的箸笼,正面都刻塑着“九世同居”几个字。传说还有个来历哩。
明朝初年,处州府城外陈家庄有个陈员外,他身经宋、元、明三个朝代。这一年,正好满一百八十岁了。做寿那天,已是九代同堂。全家一百多人,加上九代的亲戚朋友一齐来祝寿。一时间,陈府里里外外,人来客往,热闹极了。
讲起来也凑巧。这一日,朱元璋和刘伯温一路微服察访,也到了处州郊上陈家庄。见陈府门头人山人活,觉得奇怪。一打听,才晓得是一位一百八十岁的老翁做寿。人活到这个岁数,实在罕见。两人一商量,就备了一份礼物,也进去祝寿。陈员外脸相迎,热情接待了他们。
刘伯温见这老人银白的长须飘在胸前,有两尺来长,满面红光,精神很好,就说:“员外,你年满三花甲,儿孙满堂,好福气啊!”陈员外叹了口气说:“客官,我虽然活了三个甲子,见到九重孙,只是不能见上当朝太祖和本府的刘国师,真是可惜啊!”
朱元璋不禁脱口而出:“我两人……”
刘伯温急忙拉拉朱元璋的衫袖,接口说:“我两人没什么好礼物庆贺,就留几个字吧!”
陈员外当然高兴,即刻叫家僮拿来文房四宝。刘伯温卷起袖口,提起羊毫,在纸上龙飞凤舞,写下“九世同居”四个字,又在下面用草书署上自己的名字,把纸折起来,递给陈员外。
陈员外送走客人后,打开纸条一看,才晓得是太祖和刘国师前来祝寿,快活得哈哈大笑。料不到这一笑,一口气转不过来,死在靠椅上。
九世同居箸笼
后来,陈家子孙把刘国师写的“九世同居”四个字当宝贝,特地裱起来挂在中堂。等到子孙分了家,为了能让每家人都看到这四个字,有人出了主意,仿着刘国师的字迹刻在泥制的箸笼上。这样,每天三餐拿箸吃饭时,就都能看到它了。
直到如今,文成一带山村农家,还可见到这种箸笼。同时,明太祖和刘伯温庆贺陈员外三甲的故事也流传下来。
(流传于浙江温州 丽水 周文锋 林建南搜集整理)
欢迎来稿,尊重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