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司空见惯的调料,何时放最营养科学!

2018-05-14 18:01:57 司空见惯,不在阳,阴在阳

对于每一个爱下厨房的人或是大大小小的吃货而言,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每一天都会与一种东西接触,那就是调料。正所谓“味之美在调,调之美在料。”可以说市面上每一道大菜的背后,都蕴含着厨师对每一种调料的精准把握和完美配合,才能使我们每一次的口舌之欲得到满足!

但我们毕竟不都是专业厨师,对于每一个普通家庭而言,虽然市面上在售的调料分类有很多,但常用的也就那么几种。对于日常做菜而言,我们更多的是注意用何种调料能够增味效果更好一些,但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何时放何种调料,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接下来我便简单总结几种常见调料的放入时间,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1、酱油

酱油主要是由大豆、小麦酿制而成,除了咸味之外还会有一定的鲜味、香味。它可以给食物上色,增加食欲。若酱油在锅内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并失去鲜味,所以一般我们建议在出锅之前再放酱油。

2、盐

最经典的“百味之王”。自古至今,虽然制备工艺在不断的提升优化,调料的种类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盐的地位却毋庸置疑。盐本身也是人体维持生理功能的必备物质之一。盐放入的时间和所用油的种类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烹饪时所用的油为豆油,为了减少菜中维生素的损失,可在出锅前放盐;用花生油做菜时,可以先放盐炸锅。

3、醋

醋味酸,能去腥解腻,由于工艺和原料的不同,不同产地所生产的醋味道不一样,一般北方有山西老陈醋,南方有镇江香醋,都浓淡不一,风味独特。我们在炒菜时,可随菜一起放入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并促进钙、铁矿物质的溶解,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

4、料酒

料酒的主要成分是黄酒,但和黄酒去有些许的不同,因为它还添加了其他的香料,并且酒精度数更低.我们在日常烹饪之时,最常用到它的功效就是祛味除腻。在烧制鱼、羊肉时,锅内温度最高时,加入料酒的祛味效果最好。

5、糖

糖为五味之中甜味的主要来源,主要成分为蔗糖。我们在餐馆最常见的拔丝山药、糖醋里脊等,糖都是主要的调味料。在储藏时,最好放入冰箱,并且要注意防潮防湿。在做菜时一般是先糖后盐,否则糖味很难足够渗透到菜中,影响其味道。

以上就是常见的几种调料的放入方法。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常见调料,像是味精、鸡精、花椒、麻椒、胡椒、姜、大葱、蒜等等。因为篇幅的关系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在当今社会,会做菜是一项基本生活技能,但如何更营养的做菜,也非常值得被大家注意。做后祝各位都能做出既美味又健康的佳肴^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