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割肉不割糟头肉,买鱼不买鲫壳鱼”是什么意思?

2019-01-18 19:55:18 糟头,不割,割肉

在过去农村,经济条件比较差,能吃上几顿肉就不错,没有这么多讲究。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农村俗语“割肉不割槽头肉,买鱼不买鲫壳鱼”还有没有道理呢?

1、割肉不割槽头肉

槽头肉是指猪头与猪身连接部位的颈脖肉。槽头肉也被称为垃圾肉,当地农村也叫做杀猪肉,因其淋巴较多,含有病菌、暗伤、伤疤。根据我国的生猪屠宰相关规定,槽头肉必须去除,不能进入市场流通销售。养猪户都知道,生猪生病了,都是在槽头肉部位注射药物。槽头肉不但淋巴较多,还含有药物残留,含有抗生素、病菌。不过在以前农村还是有人买槽头肉吃,以前的生猪都是喂养五谷杂粮,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土猪。土猪很少发生病害,也不用抗生素、激素。

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槽头肉都是搭配着一起售卖,在当地农村叫做“搭杂”。买两斤五花肉,需要割几两槽头肉,价格按五花肉价格出售,这就是当地农村所说的搭杂。但现在的生猪绝大部分是全程饲料喂养,滥用抗生素、激素,现在的槽头肉还真的不敢吃。生猪屠宰的相关规定也明确规定,槽头肉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不过槽头肉便宜,有些不法商贩把槽头肉流入餐馆。

2、买鱼不买鲫壳鱼

鲫壳鱼主要是小鲫鱼。鲫鱼个头小,刺多,特别是小鲫鱼,除了鱼骨鱼刺,可以食用的鲫鱼肉很少。小鲫鱼刺多,可以鱼肉少,就像鲫鱼壳一样。农村真正的野生鲫鱼是很小,生长一年也难有四两重。以前喜欢在农村的池塘、河边钓鱼。能钓上3两重的野生鲫鱼都很开心,很多小鲫鱼只有一两个手指头这么大,很难掉到巴掌大的野生鲫鱼。太小的鲫鱼我们都会选择放生,很少拿来食用。等鲫鱼长到两三两以上再拿来食用,太小的鲫鱼没多少肉,刺多,买了不划算,也是很多人不愿意买鲫壳鱼的原因。

但是现在人工饲养的鲫鱼,一般都能长到七八两,一斤多的鲫鱼也很常见。鲫鱼的营养价值丰富,虽然大的鲫鱼刺也多,但还是现在很多人喜爱的淡水鱼。

结语:农村俗语“割肉不割槽头肉,买鱼不买鲫壳鱼”,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槽头肉现在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但鲫鱼最近十年却很受欢迎。小鲫鱼(鲫壳鱼)用来油炸,鲫鱼骨头都很酥脆,可以连小鲫鱼的骨刺一起吃。大鲫鱼的做法多种多样,鲫鱼营养丰富,是现在人们最喜爱的淡水鱼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