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谁都不容易:请多给家人一点空间
01
一年到头,父母念子归,妻盼儿郎回,求的不过是一个“圆满”。
小时候过年,常会听一句词:不为儿女回家做多大贡献,只为一家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近几年,生活水平变好了,反倒过年时家里的分歧变多了。
02
也就十年前吧,一家子的物欲没有现在那样大,过年期间就是走走亲戚、晒晒太阳。
现在呢?见多了手机控,见多了意见不合而大吵纷纷。
喜还是过年的喜,过年的团圆还是那个味,但“圆”的味儿却越来越淡。
03
想问一句,为什么?
十年前,科技和新事物对生活的融合还没有现在透彻,一家人的闲散时间不会浪费在抖音上的自娱自乐,也不会浪费在与外人的网络交流上,家人之间的粘稠性更高。
发展带来压力,新事物的崛起,也就意味着竞争力,在外的子女、儿郎,面临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甚至连过年期间也挑着压力的担子,不能松懈半分。
回家过年的人,各自揣上了心事,一点即燃。
有时候在想,会不会“慢一点”会更好?
04
时间不会倒流,科技、生活水平不会倒流发展。
现实不能给予“慢”,“慢”只能来自于一家子的相互体谅,给家人一点空间。
05
有时候会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要求太高,有时候又会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要求太低。
家里人盼着归来,外边的人却想着过几天谁也不打扰的日子,好好休息,过年除了“团圆”,也是难得假期,这样的要求对比在外的生活而言,简单至极;而家里人,会觉得过年的好日子,没了一家子团圆的氛围,各玩各的,被外面的世界养刁专了。
06
摩擦
摩擦的开始,很简单,只是随口开始的一句:1、你怎么又抱着手机,伤眼睛!2、回来都这些天了,都不和我们聊聊外边的事!3、对面邻居家的孩子怎么样了?
家里的人开始话痨,心事久了,难免会嘀咕出来;回家的人,话少家里边也自然图个清闲。
摩擦开始的原因:家里的人图热闹喜庆;外边的人图清闲自在。
07
外边的人想家里边多些体谅,家里人希望一家团团圆圆。
谁也不希望有摩擦。摩擦多了,于外边人而言,不仅外出的琐事挂在担子上,家里的事还要提在手上,回家是增重?还是放松?
于家里人而言,其实他们的要求何尝不是简单易满足的?就求一年到头家里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和和顺顺。外边人需要的轻松,带来家里人的无言,原本该有的热闹变成谨慎小心,热闹下的冷清。
08
所求不多,年还是得多些年味儿才行,不能让争吵声变成年里唯一的热闹声。
年既然过年回家,就请多给家人一些体谅和空间吧!谁都不容易,团圆一次不容易,一家子的年,会更新换代,但拥有一模一样成员的年,过一年,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