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开庭恐生变数:因发表“不当言辞”,原主审法官被撤职
2018年2月12日,已经辗转了近一年的章莹颖案,终于由美国联邦法院法官布鲁斯做出裁定,将于2019年4月进行审判。
▲左:嫌犯克里斯滕森、右:章莹颖 图据福克斯新闻网
然而,随着这一日期的逐渐临近,近日,美国多家媒体却曝出,章莹颖案的主审法官科林·布鲁斯(Collin Bruce)在今年8月中期遭到了撤职,这无疑给审判能否如期进行,画上了一个问号。
据悉,布鲁斯此前已为美国检察官办公室供职25年之久,并且在检方对被告寻求死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他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刻遭到撤职?他的离开,是否会对章莹颖案的如期开庭产生未知的影响?
主审法官邮件内容遭曝光
讽刺检察官令人“犯尴尬症”
据美联社报道,日前,正在负责两起美国国内最高级别刑事案件的伊利诺伊州主审法官布鲁斯遭到撤职,而由他负责的其中一起案件,正是此前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的章莹颖案。另一起最高级别案件,为美国前众议员亚伦·施克的腐败案。
目前,这两起案件均尚未进入正式审判阶段。但此前,检方正在对涉嫌绑架杀害章莹颖的凶手克里斯滕森寻求死刑判决。
据当地媒体报道,8月17日,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首席法官詹姆斯·斯沙德(James Shadid)公开表示,他已经将布鲁斯负责的这两起重大案件移交到自己手下进行审理。关于布鲁斯被裁撤的原因,斯沙德并未做进一步说明。
▲章莹颖案前主审法官布鲁斯 图据《芝加哥太阳报》
但是,据《伊利诺伊时报》及《芝加哥先驱报》等多家媒体均披露,布鲁斯突然遭到停职,是由于其在与他人的电子邮件往来中,对当时正在进行中的一起案件发表了不恰当的评论,甚至对检察官进行了讽刺。
这一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此前在2016年,布鲁斯本人主理的一桩绑架案——
2016年12月,女性被告人莎拉·尼克松( Sarah Nixon)以国际绑架罪被起诉,并最终于2017年5月被判处26个月监禁。但在今年6月,被告方面再次提出上诉,要求检察官办公室披露布鲁斯和其律师助理的邮件,而这些邮件在公布后,随即引起了一片哗然。
邮件内容显示,2016年12月17日,该案尚在进行中时,布鲁斯在给助理的电子邮件中讽刺称,检察官做了一件“非常完美,但是毫无益处的工作”。他表示,被告说的全都是故事,只不过听起来真的像那么回事。
“这次审判从控方掌握优势,到被告最终获得逆袭。”在次日,12月18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布鲁斯接着写到,“当毫无经验的检察官开始对被告进行交叉审问的时候,我简直尴尬症都要犯了。”
自我辩解称只是“私人对话”
法律专家:或导致被翻旧账
对于这些指责,2018年8月16日,布鲁斯本人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做出了解释和自我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