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谁说我不懂音律,词章江东汉子用来高唱大江东去又有何不可

2019-03-21 04:03:42 有何不可,大江东去,高唱

李清照的《词论》有云“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清照不知道,东坡乃潇洒随意之人,他不是不懂音律,只是不愿受束缚罢了。

《江城子之密州出猎》让一城“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永遇乐之燕子楼》让守夜的士兵一夜间传唱开来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似在中山时,歌伎们在宴席上围着苏轼,请他当场作词,“意将索老人(指苏轼)之才于仓卒,以验天下之所向慕者。”于是苏轼即席填了篇幅超长的《戚氏》,如果不懂音乐,能在宴席上即席填词吗?

欧阳修为《醉翁操》琴曲写的词句不合音律,后来苏轼为了便于合律演唱,专门另写了一曲《醉翁操》,清末著名词人、词论家郑文焯评价:“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

《醉翁操》是一首绝妙的词章: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这首词弥补了琴曲有声无辞的缺陷,如果苏轼不懂音乐能做到吗?

东坡之才,音律不足以缚之。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何等洒脱,何等豪放,随性而活,通透明白。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