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哭闹肚脐就会鼓起来, 有宝妈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2018-01-03 01:10:34 鼓起来,有宝妈,回事

宝宝才2个月大,一天妈妈给宝宝洗澡时不小心碰到肚脐,没想到肚脐就有一个圆形的“小包”向外突出,用手一按,小包又会缩回去,且还会听到咕咕的声响。以为是孩子肚脐比较敏感才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接下来的几天,每逢宝宝哭闹或大小便时,肚脐就会鼓起来,而且小包好像越变越大了,看的我直揪心,赶紧抱着孩子去医院看诊。

原来肚脐眼凸起,按压有声,这是脐疝。脐疝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比较多见。脐疝主要是因为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完全脐环没有完全不锁,而脐部是腹部最薄弱的部位,随着腹腔内的压力不断增大,肠管就会从脐环突出,从而形成脐疝。多数脐疝直径在1-2厘米左右,少数可达5厘米。

脐疝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缺陷,多数在洗澡、换衣或哭闹才被发现。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后18个月内,脐环会继续缩窄,脐疝自愈的可能性很大,多数在2岁内就会自愈,且脐疝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家长在平时尽量减少宝宝哭闹的几率,减少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出现。

2、胶布黏贴法

可以用纱布将大于脐疝的扣子、硬币或圆木片包好,然后压在脐疝上,并用宽胶带固定,一般1-2周换一次,可持续贴用3-6个月。

3、弹性腹带法